果郡王的生母太妃,在宮斗中是怎么存活下來的??
一部真正精彩的電視劇塑造人物是多面的,如果所有人物都是正面描寫,整體情節也就失去了韻味。只有從某些簡短的片段就能推斷出背后的很多故事,才是成功的人物塑造。《甄嬛傳》里就有多處這樣的人物描寫,比如純良又深的皇帝寵愛的純元皇后,比如跋扈又有軍功顯著的敦親王,比如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這些人物在劇中出現時間并不長,鏡頭不多,大部分是通過第三人的回憶和講述讓觀眾能猜到人物當年的風采。
首先,我們來看看果郡王生母是什么樣的人。從太后提起舒太妃的語氣以及果郡王描述先帝為了舒太妃修建桐花臺,桐花臺上繡滿合歡花,可見先帝在世時,舒太妃非常得寵。且舒太妃出場不多的幾集里,可以看到舒太妃貌美心慈,為人祥和睿智、知書達理,從某個層面來說,和甄嬛還是相像的,都屬于有才有貌有德的女子,溫婉又有力量,張弛有度。
在本身有美貌有智慧又有先帝寵愛的前提下分析,這樣的女子在后宮要么別被人嫉妒攻擊害死,要不恃寵而驕仰仗恩寵最后適得其反落寞終生,要么就是以極高的智慧活了下來,舒太妃顯然屬于第三種。舒太妃生下了果郡王,而且教育得果郡王溫潤爾雅,先帝曾經想立果郡王為太子,騎射和詩書都是自己親自調教,這一點讓皇帝非常忌憚,耿耿于懷,可見舒太妃和果郡王在先帝心中的地位非常高,本身也是有一些手段的。
從皇帝口中可以得知,當年群臣反對果郡王為儲君,又覺得是漢人之女,皇帝和天后聯合奪位,九王奪嫡確定了王位的繼承人,這個時候果郡王上位無望,眼見著數位宗親被圈進,舒太妃和果郡王使出了歷史上非常高明也非常難得的招數保全自身。舒太妃出宮修行,從此舍棄榮華富貴,也徹底從朝局中抽離,保全了自己安危,也減少了皇帝對果郡王的忌憚。果郡王在舒太妃的調教下也選擇隱藏鋒芒,明明是文武全才,看事情洞若觀火,卻偏裝的醉心詩書、不理政事。皇帝在肅清年羹堯、敦親王勢力的時候重用果郡王,顯然是對果郡王放心的,如果不是甄嬛的存在讓果郡王亂了分寸,果郡王應該可以一輩子榮華富貴。
這種隱藏鋒芒的做法厲害到什么程度呢,縱觀歷史,沒有幾個成大事者是一帆風順、張揚跋扈就走到最后的,大部分都是找準機會起勢,在此之前都裝作無辜無能的樣子,在隱藏鋒芒期間,可能會遭受侮辱和輕視,需要極其強大的內心,以及堅定的信念感,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一旦爆發,會讓眾人驚訝。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這樣的人,也可以說需要這樣的人,在情勢不利的時候蟄伏一段時間,暫避鋒芒,找準時間,積蓄力量,一擊而中。
在舒太妃身上還有一點讓我非常佩服的,甚至是果郡王也沒有達到的高度,那就是對待感情豁達通透。當甄嬛和果郡王琴笛合奏,她馬上就看出二人有情,果郡王帶甄嬛來拜見她的時候,兩個小輩以為舒太妃會震驚或者反對,結果舒太妃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而且三言兩語就點破了橫在二人之間的身份障礙。在舒太妃看來,愛才是最重要的,身份、經歷等都是可以突破的,當甄嬛懷孕回宮時,舒太妃深知感情和責任孰重孰輕,寧愿看著兒子傷心也要保守孩子的秘密,這種通透的眼見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