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招用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 簽1年以上合同可獲補貼?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消息,4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 全力促發展惠民生”有關情況。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介紹穩就業文件的有關情況時表示,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
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了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匯報;4月19日,國辦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俞家棟表示,此次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既是貫徹中央關于穩就業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也是適應形勢穩定就業大局的現實需要。國辦穩就業文件立足外部環境變化和就業形勢需要,兼顧政策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聚焦就業領域重點和難點,圍繞“擴、促、兜”綜合施策,打出今年穩就業政策組合拳。
擴,就是多方位擴大就業容量。重點包括:對就業帶動能力強的企業,配備就業服務專員,一攬子提供用工、培訓、政策等扶持,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穩崗擴崗金融服務和貸款業務。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發放一定比例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對創業企業,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落實力度,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自然災害、重特大突發事件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申請展期還款。
促,就是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重點包括: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鼓勵引導基層就業,實施好基層服務項目,落實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等支持。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對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招畢業生需求的國有企業,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合理確定招考招錄時間。實施2023年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落實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
兜,就是多層次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包括:對就業困難人員,及時提供就業援助,對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失業人員,及時兌現失業保險待遇。對出現生活困難的,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范圍。
俞家棟表示,今年以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經濟企穩向好,就業形勢穩中有升,主要就業指標逐月回穩,困難群體就業得到相應保障。各地搶抓發展機遇,落實惠企利民政策,一季度支出就業補助資金共265億元、失業保險基金349億元;掀起“春風行動”熱潮,舉辦招聘活動近6萬場,發布崗位3800萬個,市場熱度回升,就業工作開局應該說是好的。前3個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了12萬人;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3月末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074萬人。
俞家棟強調,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就業形勢穩中承壓、穩中有憂<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壓力依然較大,部分高技能人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短缺,勞動者在就業領域還面臨一些難題。
據介紹,做好下一步就業工作,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穩定就業基本盤。加快細化實化優化調整的政策舉措,加大宣傳解讀力度,加速釋放紅利。
二是拓展就業增長點。強化重點行業拉動支持,建立崗位收集、技能培訓、送工上崗聯動機制,加大帶動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擴崗激勵。強化創業帶動支持,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組織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強化靈活就業支持,提升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水平,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
三是保障重點群體。抓緊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組織好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十項行動,穩定畢業生就業水平。深入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加大培訓、服務、維權力度,穩住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收入水平。強化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健全跟蹤幫扶機制,兜牢困難人員民生底線。
四是促進供需匹配。推動就業服務增效,火熱搞好民營企業服務月、百日千萬招聘等服務活動,加快就業信息化建設步伐,推動服務下沉、效率提升。推動職業培訓提質,繼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技工學校、技師學院轉型升級,發揮各類培訓主體的聚合效應,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
五是提升就業質量。開展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持續抓好社會保險參保擴面。開展好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