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人民的鋼鐵城墻?
當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歲月靜好的背后,離不開全國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和犧牲奉獻。

▲“鑄牢忠誠警魂 踐行為民宗旨”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 圖片來源/國新網
5月25日下午,國務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公安系統英雄模范和立功集體代表圍繞“鑄牢忠誠警魂 踐行為民宗旨”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上游新聞記者從見面會上獲悉,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京港澳高速竇店公安檢查站原站長、現任房山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隊政委張庫警官,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蓮前派出所所長韓江海警官,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九隊隊長楊文卿警官,湖北省廣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武勝關中隊中隊長黃遠波警官,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賀麗遠警官5位英雄模范和立功集體代表,走上見面會,圍繞“鑄牢忠誠警魂,踐行為民宗旨”,與大家進行交流。面對責任,他們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十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一心為民、無所畏懼。
首都西南最大檢查站原站長張庫:
“既保安全又保暢通”是永恒主題
張庫1989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隊政委,曾長期擔任京港澳高速竇店公安檢查站站長。2022年5月,張庫同志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作為“全國模范公安單位”集體代表發言。

▲張庫。 圖片來源/國新網
張庫在見面會上介紹,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京港澳高速竇店公安檢查站成立于2015年,建站之初只有2條安檢通道,現在已經有10條,通行效率明顯提升。作為首都西南最大的檢查站,負責首都西南方向的治安查控工作。現有民警25名、輔警94名,守護著首都西南大門。全站民警、輔警忠實履行“為黨中央站崗,為人民群眾守夜”的職責使命,堅守崗位、連續奮戰,創新警務運行機制,加強警務科技建設,精心打磨創建標桿檢查站,堅決筑牢首都外圍安全屏障,圓滿完成了慶祝建黨100周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黨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任務。曾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三等功各4次,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等。2022年5月,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模范公安單位”稱號。
張庫表示,“既保安全又保暢通”作為檢查站建站以來的一個永恒主題,既是一個矛盾,同時又是個統一體。作為首都公安民警,把外圍防線看緊扎牢,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保障暢通,這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也不斷解決工作中的一些“腸梗阻”問題。
具體方式有三個方面:一是主動開展區域警務合作。按照區域警務合作總體框架,與對應的檢查站開展小區域的合作,特別是在分類查控、分級查控等方面我們取得了一些實效,暢通效率明顯提升。同時,兩地公安機關加大信息共享,也在打擊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是依靠智慧警務,科技賦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特別是開啟全通道、雙閘機、滿負荷的模式,提高通行效率。
三是在服務群眾上下功夫,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回應群眾期待,加大改革力度,提升通行效率,實現群眾滿意的共同目標。
蓮前派出所所長韓江海: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
1974年出生的韓江海,任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蓮前派出所所長。
韓江海在見面上介紹,蓮前派出所成立于1997年,現有民警36名、輔警110名,是廈門市主城區轄區面積最大、人員密集場所最多、安保任務最重的派出所。轄區內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年均各類展會500余場次、人流量超過500萬,廈門金磚會晤、金雞電影節等重大活動均在轄區舉行。他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敢為人先、勇于創新,勇于探索“兩隊一室”新型警務模式,創新城中村“智能感知+圍點整治”等基層治理模式。他們恪盡職守、頑強拼搏,堅持“愛民月”活動光榮傳統,建立“研打一體、小案快偵”機制,轄區刑事警情連續9年下降,大型活動安保零差錯,群眾安全感多年位居全市前列。曾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三等功各3次,被命名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獲評全國“公安楷模”等。2022年5月,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模范公安單位”稱號。

▲韓江海。 圖片來源/國新網
對于推動社會治理創新,韓江海認為,把公安科技的創新應用擺在突出位置,依托大數據不斷加強智慧警務、預防警務的建設,以回應老百姓的新要求、新期待。比如在會展中心,就把智慧安保、精細安保的理念融入其中,通過5G執法記錄儀、智能機器人等科技手段的運用,既能夠第一時間感知各類風險隱患,進行及時阻斷,同時也最大限度實現了安保工作不擾民、少擾民。
再比如,所轄區內的東坪山生態公園,它是廈門的“綠肺”,也是廈門旅游的新名片、網紅打卡點,現在基本上日均客流量達到17萬人次,并且旅游熱度還在不斷地攀升,也帶來了一定的安保壓力。為此,韓江海主動與相關單位進行聯系溝通,通過全景安全平臺,整合了一鍵報警、客流監測等智能化設備,通過5G網聯無人機,實現了定航巡邏、定點施救。有了無人機的空中輔助,即使景區面積大、客流量分散,遇到突發情況,3分鐘內安保人員就能趕到現場。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在東坪山景區就快速妥善處理了各類報警求助25起,及時幫助找回三名走失人員。
作為特區派出所,韓江海說,必須特別敢創新,這也是始終如一的不懈追求。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新時代答卷。
在蓮前派出所院子里面有一座蓮花雕塑,它是轄區居民根據派出所名字當中的“蓮”字設計的,這座雕塑既是蓮前派出所警民心連心的標志,也是轄區民眾對清政廉潔為民服務的一份期許。在主題教育中,韓江海和同事們堅持以學正風,大力加強隊伍的廉政教育,通過找準廉政風險點,撲滅廉政風險源,做到小問題能夠早發現、早提醒、早解決,同時組建了一支由人大代表、轄區群眾組成的“廉情觀察員隊伍”,不斷完善廉政監督體系,繼續保持建所26年以來,民警隊伍“零違紀”記錄,真正做到嚴以修身、嚴以律已,心中白蓮盛開。
反詐警官楊文卿:
愿天下無詐,萬眾安寧
“80后”楊文卿是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九隊隊長。
楊文卿長期奮戰在打擊刑事犯罪第一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為保護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針對近年來發展迅速、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他勇于“探路”、敢為人先,多次實現反詐打擊零的突破,形成全市乃至全國樣本,并入選公安部、上海市反詐專家庫。

▲楊文卿。 圖片來源/國新網
他擅打“硬仗”、銳意攻堅,帶領全隊全力打團伙、斬鏈條、斷通道、追幕后,參與偵破疑難重大案件千余起,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為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保駕護航。他深入探索、與時俱進,潛心研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趨勢、新形態,創新研判打擊技戰法,實施“全鏈條打擊”,在全國推廣。
楊文卿在見面會上表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他和戰友們堅持為人民利益而戰,不畏困難迎難而上,拼時間、講速度、挖內幕、打全鏈,不斷探索打擊電信詐騙案件的規律和特點,提升打擊的能力和水平。在上海,首創了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模式,偵破了全國首例直播平臺系列詐騙案,總結提煉的新型技戰法被公安部在全國推廣應用。三年來,他和戰友們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000余起,止損2億余元。2023年,上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既遂數連續四年下降,這背后凝聚著全市公安民警的拼搏奉獻。“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老百姓的‘平安指數’。愿天下無詐,萬眾安寧。”
去年5月,楊文卿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過去的這一年,讓楊文卿最感慨的是在全警反詐的理念下,公安機關形成了全鏈條打擊犯罪、全覆蓋防范宣傳、全天候上門勸阻的強有力工作格局,反詐工作效率顯著提升。“我是反詐民警,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是初心所指、使命所在。相信在全社會、全警的共同努力下,反詐人民戰爭一定能夠打贏。”
“雄關鐵警”黃遠波:
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 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今年55歲的黃遠波,是湖北省廣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武勝關中隊中隊長。
他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法,帶領全隊民警排隱患、促整治、抓宣傳,先后排除各類交通事故隱患2000余起,指揮疏導牽引重型車輛安全通行20萬臺次,創造了轄區20余年無較大交通事故、無交通堵塞的好成績。他堅守為民初心,盡心盡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與轄區群眾、過往司機建立了警民魚水深情。24年來,他為群眾排憂解難做好事1400余件,先后掏出5萬余元,幫助18位孤寡老人解決生活困難,資助25名貧困學生重返校園。他堅持嚴格隊伍管理,努力將中隊鍛造成一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業務精通的“鐵隊伍”,被群眾譽稱為“雄關鐵警”。

▲黃遠波。 圖片來源/國新網
武勝關在鄂豫兩省的交界,這里地形比較復雜,坡陡彎多,以前交通事故頻發,所以讓司機們認為這是一條“死亡線”,黃遠波介紹,107國道之所以被司機稱為“死亡線”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個原因,國道車流量大,路況復雜,容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第二個原因,武勝關是大風口,一到雨雪冰凍天氣就容易打滑上不去,造成交通堵塞,最長的堵過6天6夜。
1999年中隊創建之初,為了讓把這條“死亡線”變為“平安道”,黃遠波和同事12個人擠在一個農戶家里,白天頂著烈日指揮疏導交通、排查安全隱患,夜晚挑燈夜戰查資料、找對策。經過不懈努力,探索出“五車聯動”和“六隊聯勤”的工作機制,攻克了防事故和保暢通兩大難題。
武勝關每年都要下大雪,一遇雨雪冰凍天氣,交警部門全員上路,指揮疏導交通,發現路面有結冰跡象就立即通知路政部門撒鹽融冰;遇到車輛上不去,特別是載重貨車上不了武勝關,就用拖車把它拖上去;還有病車搶修、吊車施救等一系列措施。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打滑、堵塞、事故等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
黃遠波表示,中隊擔負的交通任務最重,條件最艱苦。“為什么能夠長期扎根在這里呢?是因為我們感覺被需要。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賴是我們長期堅持的動力。”實踐證明,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黃遠波和他的戰友們將繼續把責任擔在肩上,鎮守武勝關,把安全和暢通奉獻給每一位司乘人員。
黃遠波說:“把矛盾解決在基層、糾紛解決在源頭,為人民切切實實解決問題是我們職責所在。我將以主題教育為動力,多做一些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好事、實事,不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重托。”
排爆警官賀麗遠:
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人民的鋼鐵城墻
1978年12月出生賀麗遠,現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
他忠誠履職、不怕犧牲,本領過硬、沖鋒在前,從警25年來,始終奮戰在防爆安檢第一線,先后完成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等重大活動防爆安檢任務7000余場次。他先后執行涉爆任務700余次,銷毀戰爭時期遺留爆炸物100余件,做到零差錯、零失誤、零傷亡。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拆除全國首例水銀爆炸裝置,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刻苦鉆研防爆專業知識,將涉爆理論知識與實操實訓相結合,創新新形勢下反恐防爆培訓方法,先后撰寫數萬字調研文章,創建“安檢任務分層負責,涉爆現場二級處置”防爆安檢工作模式,有力推動全省防爆安檢工作規范化建設。

▲賀麗遠。 圖片來源/國新網
賀麗遠在見面會上表示,排爆工作確實很危險,機會永遠只有一次,他有很多前輩和同事在工作中負傷,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給賀麗遠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2006年,他的師父帶著他一起處理一個排爆現場。現場有多個炸點,村民們嚇得不敢出門。為了盡快搞清楚情況,排除現場的警情和危險,師父身體力行,走在最前面,并且一邊走一邊還叮囑說“你看著我的腳印,我的腳踩在哪里,你就跟著我踩在哪里”。6小時的負重搜索,整個現場只能聽到沉重的呼吸聲和自己的心跳聲,時間好像也停止了。直到整個現場成功處置完畢,緊繃的神經才松弛下來。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師父身上的那份擔當與勇氣。
賀麗遠說:“師父用生命為我們趟出了一條安全通道,這也成為了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現在我也成了師父,我也成為了擋在徒弟們前面的那個人。師父堅韌不拔的背影,一直激勵著我,在無數次驚險萬分的排爆現場中勇敢前行。”
對年輕排爆隊員,賀麗遠認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排爆隊員,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積淀、個人體能的保障,更需要實戰經驗的積累。只有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專業,奉獻給無數次的訓練、分析和研判,將所學的知識真正地轉化為實戰經驗,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格、足夠的經驗去面對那一個個生死未卜的排爆現場,要熟悉每一種排爆裝置,要熟悉每一個拆解步驟,這樣才能在每一個排爆現場做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這樣才能夠去保護需要保護的人。“身為一名排爆警察,從你穿上排爆服那一刻起就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信念厚植于心底,要做到不怕犧牲、迎險而上,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人民的鋼鐵城墻。”
“有人也問我,你不怕嗎?要說面對這些爆炸物,一點都不緊張、一點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賀麗遠說,“每一個排爆警察剛毅果敢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的信念,是共產黨員的堅守,是公安傳統作風的傳承。當然,也有家人們的默默支持,他們給予了我無懼危險、勇毅前行的強大力量。守護萬家平安,這是人民警察忠貞不渝的使命。身為排爆警察,我將用生命踐行使命,以熱血詮釋忠誠,越是艱險越向前,以身為盾、無悔逆行、從警一生、奉獻一生。”
上游新聞記者 李洪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