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和解 墓碑已原地重建?
李錦祥烈士的墓碑已在原地立好。受訪者 供圖
澎湃新聞消息,就“后人稱為烈士新建墓碑疑因‘風水問題’遭破壞”一事,9月19日,當事人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目前,雙方已達成和解。因李錦祥烈士的具體安葬地點已無法查詢,經多方協商,當地政府同意他們完善相關手續后原地立碑。
9月18日,李錦祥的烈士墓碑已在原地立好。
新立烈士墓碑遭隔壁村民破壞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李先生反映稱,今年6月8日,受家族囑托,他回廣東汕頭潮南區紅場鎮伍田村老家為二伯李錦祥墓修建烈士墓碑。次日,李錦祥的墓碑遭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砸毀,對方稱該墓擋了自家祖墳的風水。事發后,他報了警,汕頭市公安局潮南分局紅場派出所介入調查。
李先生稱,他了解到,前來砸墓碑的人是隔壁村的馬姓村民,馬家祖墳和李錦祥墓并排,馬姓村民認為,此次為李錦祥新建墓碑會破壞馬家祖墳的風水。
公開資料顯示,李錦祥1912年出生,生前是紅軍四十七團的戰士,于1930年參軍,1933年在廣東揭陽市惠來縣戰斗中犧牲,年僅21歲。
當地通報稱土屯原本無墓碑,親屬稱每年都有拜祭
澎湃新聞查詢廣東英烈網發現,根據該網站登記信息,李錦祥烈士的安葬地點“不詳”。李先生提供的一份《證明》顯示,紅軍烈士李錦祥遺骸安葬于汕頭潮南區紅場鎮伍田村馬處胡,從上世紀至今一直是土墳,其親屬逢清明時節都會前往該處拜<愛尬聊_百科詞條>祭。該《證明》有幾十位村民的簽名及手印,時間為今年6月14日。
經媒體報道后,此事引起外界廣泛關注。7月19日晚,汕頭市潮南區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潮南在線”發布當地鎮政府作出的“情況通報”稱,經核查,網民所述位置原為一土屯,并無立墓碑,目前尚查無烈士埋葬在該土屯的歷史記載,不屬于管理保護的烈士紀念設施。
該通報稱,相關人員擅自以烈士墓的名義進行立碑,并且未按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與相鄰另一處墳墓的后人引發矛盾糾紛,目前潮南區紅場鎮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對此,李先生回應稱,李錦祥犧牲時,他的父親還沒出生。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在這里拜祭二伯李錦祥;據他的父親講述,他的爺爺跟父親說過,這里埋的是李錦祥。由于當年條件有限,只建了一個土屯,一直沒有立墓碑。這些情況當地村民都可以證明,“我們每年都在這里拜祭”。李先生稱,由于年代久遠,當年見證的人都去世了,因此他們不確定這里埋的是李錦祥的遺骸,還是衣冠冢。
為何立烈士墓碑時沒有提前申報?李先生回應稱,之前,當地相關部門曾跟他們說過,如果是烈士墳墓,需遷到烈士陵園里面去,他們不想遷墳,便沒有走申報程序。
雙方已和解:道歉、賠償、重新立碑
9月19日,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此事經媒體曝光后,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當地政府積極處理下,目前,他們已與馬姓村民一方達成和解,接受了對方的道歉以及共計26800元的賠償。因李錦祥烈士的具體安葬地點已無法查詢,經多方協商,當地政府同意他們完善相關手續后原地立碑。9月18日,他們已經在原地為李錦祥重新立好了烈士墓碑。李先生稱,此事已經處理好,他們家屬對該處理結果滿意。
對于此事,汕頭市公安局潮南分局紅場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雙方已達成和解;至于立碑一事,不屬于警方的職權范圍。汕頭市潮南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此事已經得到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