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健康時報消息,一個人的衰老,從能自理到吃喝拉撒都要人照護,不能行走、不能說話完全失能,或許是一個過程,亦或是一個不幸的瞬間。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8億,其中失能老年人數大約有4400萬。

24小時不離人的看守、巨大的精神壓力、高昂的護理費用失能老人的照護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痛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更是道出了多少家庭在照護失能老人上的艱辛。而在這場養老服務的困局里,有的是不被信任的養老機構、困在父母病床前的低齡老人和被高昂護理費用勸退的家庭。

老人更愿意居家養老

10月26日下午1點半,秋日和煦的陽光透過向南的窗戶照進李秀蘭的臥室,一切是那么安靜祥和。躺在床上的李秀蘭正安靜地注視著在床邊認真寫寫畫畫的老伴兒。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10月26日,王懷民老人在臥室手拿著老伴兒小時候的照片,回憶起過去的歲月。本文圖均自健康時報

體溫37度正常,血壓143/90毫米汞柱稍微偏高,心率103次/分鐘有點兒快了檢測完老伴兒今日身體的各項指標,王懷民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筆記本,嘴里邊念叨邊詳細記錄。這是他為老伴兒做的健康檔案,自今年4月份開始記錄,如今半年時間,這本2023健康檔案已從一頁紙變成了一本書。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10月26日,王懷民老人在家為記者展示他為老伴兒做的健康檔案。

王懷民與老伴兒都是教師,自1965年結婚,如今已攜手走過了58個春秋。今年4月,李秀蘭因為便秘4天腸道出現破損,導致血液感染,前后住院治療2次,之后便無法站立、大小便失禁、長期臥床,成了一位重度失能老人。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則定義為重度失能。

沒病之前她可是我們家的大拿,她倒下了,這下換我來。王懷民說。

除了每天身體指標的檢測與記錄,王懷民還要為老伴兒做飯、更換尿不濕、翻身、拍背、擦身體、抹痱子粉等,一天下來常常累到話都不想多說一句。后來家里請來一個保姆,每個月4000塊錢,負責每天午飯和打掃衛生,偶爾也會幫著他照護老伴兒,這才讓王懷民有了喘息的機會。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在王懷民老人家,助浴師為李秀蘭老人洗澡,王懷民在一旁仔細觀察老伴兒的每一個細小表情與反應。

看著已年過八旬的父親每日略顯吃力照顧母親的樣子,女兒王燕不忍,曾提議將母親送去養老機構讓專人進行看護,為父親減輕點負擔,也讓母親能得到更專業的照護。但話一提出,就被王懷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我是她最親近的人,我現在身體還可以,照顧她現在的吃喝拉撒睡,我還能行。王懷民說,假如哪天我不行了,再請人。

在我國,非正式照護者是失能老人長期照護的主力軍,大多數失能老人都是由子女、伴侶在家照護。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原秘書長、唐鈞研究員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我們原來以為只有中國的老年人不愿去養老院,但研究發現,其實全世界的老年人都一樣。社會保障界組團前往發達國家考察,發現他們的老年人95%以上都住在家里,而由自己、家庭和社區承擔照護責任。現在發達國家的養老政策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展,而養老機構的責任則是收養嚴重或完全失能失智老人。

在中國,大多數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事實上居住在自己家或兒女家,但是在沒有選擇時,還是入住養老照護機構為好。唐鈞說,既然我國絕大多數失能老人處于居家養老狀態,我們就需要將機構照護、社區照護和居家照護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這樣才能做好老年照護服務。

每月還有差不多一萬元的開支

照顧失能老人之后,才明白什么是人間疾苦。北京朝陽區居民王明有感而發。

兩年前,王明的舅舅突發腦梗,送去醫院及時救治,最后命雖救回來了,但卻留下嚴重后遺癥半身不遂外加腦萎縮。由于舅舅無兒無女,照護重任便落在王明一家和其姨媽兩家的身上。他們曾湊錢請過多個保姆,但總是沒過多久就不愿干了,這我也能理解,畢竟照顧失能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曾經也有身邊的朋友勸王明一家把舅舅送去養老服務中心,但舅舅的態度卻很堅決,死都要死在家里!這個想法便再也沒有人敢提起。

現在是60歲患有高血壓的母親帶著我和68歲的姑姑一家,輪流照顧舅舅。吃飯是每天最煩心的事,常常要花半小時才勉強喂幾口。更讓人頭疼的是,舅舅大小便失禁,經常拉在褲子和床上。王明說,舅舅生病后脾氣也大了,還得像哄小孩一樣哄著他,有時一晚上要醒好幾次去看舅舅睡得好不好,日子一長,全家都身心疲憊。

為使更多失能老人得到專業照料,避免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我國從2016年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2020年又將試點范圍擴大至49個城市。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9億人。

除了體力上的付出,王明一家人在經濟上也面臨不小的壓力。他告訴記者,這幾年給舅舅做康復治療已經花費了不少錢,基本上都是由他家和姨媽兩家人承擔,對于長護險他們也未曾聽說過。

照顧失能老人,不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也要面臨大量的開支。長護險作為失能老人的一大保障還處于試點和起步階段,試點7年覆蓋了49個城市。而且目前養老服務費用較高,我國老年人口收入水平偏低,養老服務的費用分擔機制還不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表示。

現在,每周要去康復醫院做三次復健治療,一次就要幾百塊。此外,每天至少要用兩條紙尿褲,加上吃喝,一個月開銷將近一萬元。王明說。

困在父母病床前的低齡老人

10月26日,在天通大愛頤養中心,87歲的隋愛蓮坐在床上時不時擺弄放在床頭邊的花,這是我昨天過生日,女兒來看我送給我的生日花,我很喜歡。隋愛蓮跟健康時報記者說。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10月26日,在北京天通大愛頤養中心,隋愛蓮老人為健康時報記者展示她的作品集。

今年是隋愛蓮住進養老機構的第5個年頭,5年前的一個春節,隋愛蓮某天夜里在脫衣服時不慎摔倒導致胯骨骨折,自此再沒站起來過。剛摔的那一個月,60多歲的女兒曾嘗試照護母親,最后因體力不支,無法給母親更好的照護,將母親送到了養老機構。

我不會護理的那套專業手法,我也60多歲了,常常給母親翻身、更換尿不濕,自己累得胳膊就抬不起來了,有時候力氣用不對也弄得母親很不舒服。后來,母親心疼我,自己尿了也不說,等攢多了再換,好幾次我發現時,她的臀部已經捂出了紅疹,我看著很心疼。隋愛蓮女兒李芳告訴記者,后來母親進入養老機構后,經過專業的護理,身上再沒出現半點不適,自己的精神壓力也小了很多。

基本每周我都會去看望母親一次,天氣好的時候,一進門看到陽光照在母親身上,她轉頭看向我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我就知道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很欣慰。李芳說。

除了那盆新送來的生日花,在隋愛蓮的房間里,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手工制品,有紙糊的燈籠、手卷的紙卷畫、用黏土捏成的玩偶這些都是她在手工課上的小成就。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不少家有失能老人面臨的窘境,如何做好失能老人的照護很重要。馮文猛表示,我國失能老人養老服務需求在向社會化轉變,但目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仍存在總量供給不足、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各類人才缺乏、財務可持續性差、監管和評估機制不完善、創新發展和技術應用滯后等問題。

對于如何改善失能老人照護難的困境,馮文猛指出,第一,提高居民健康意識,做好自身健康監管,減少失能半失能情況的發生;第二,做好疾病早篩,在早期對居民健康狀態做好監測,通過早干預來減少疾病的發生;第三,把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隊伍建起來,完善養老服務制度,提高養老服務技術等;第四,建立完善養老服務費用分攤機制,減少家庭負擔的同時讓更多老人能住得起養老機構;第五,利用智慧技術手段賦能養老服務,通過智慧醫療、養老、康養等模式深入推進,把老年人的健康管起來,讓老年人享受幸福與便捷。

44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困局?

10月26日,在天通大愛頤養中心,助浴師為失能老人助浴。

除此之外,唐鈞指出,為解決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問題,應該進一步擴大長護險試點范圍,找到符合我國實際的解決問題路徑,盡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個人、單位、國家和社會之間合理分配養老護理責任。目前我國各個城市老年照護服務的‘中檔’價格,大概相當于當地平均養老金的一倍。如果長期照護保險的支付水平能夠覆蓋市場價格的一半,另外一半以養老金支付,再輔以社會救助和慈善捐助,完全失能老人入住專業照護機構應該就不成問題了。唐鈞說。

王明希望長護險能盡快在他們那里落地實施,王燕希望他的父親能從照料重擔上有所解脫他們代表著失能老人家屬的心聲:讓失能老人能得到更多關注和社會支持。

編輯:唐文培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

編輯 舉報 2023-11-14 11:58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