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明專利審查平均周期已縮短至16個月?
12月26日下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有關情況。上游新聞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將于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其中就專利申請和專利審查作出了多項具體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發明專利審查平均周期已縮短至16個月,未來將持續提升審查質量和效率。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保證新專利法的有效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步開展了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研究論證工作,形成《專利法實施細則》,經司法部審議后提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共13章149條,將于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
申長雨介紹,此次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的具體內容主要涉及五個方面:一是完善專利申請制度,便利申請人和創新主體。包括優化專利申請流程,細化局部外觀設計制度,放寬新穎性寬限期的規定,完善優先權相關制度等。
二是完善專利審查制度,提高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包括規范專利申請行為,完善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審查制度,增加延遲審查制度,完善專利復審制度等。
三是加強專利行政保護,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包括細化專利權期限補償制度,完善專利糾紛處理和調解制度,明確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的界定標準等。
四是加強專利公共服務,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包括增加強制代理例外規定,提升專利信息公共服務能力,細化開放許可制度,完善職務發明相關規定等。
五是加強同國際規則的銜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包括明確外觀設計國際申請的法律地位和審查程序,在優先權要求、新穎性寬限期、分案申請等方面與國內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制度作出銜接性規定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魏保志介紹了我國在專利審查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專利審查效率持續提高。繼續壓減審查周期,目前發明專利審查平均周期已縮短至16個月。按照國際審查周期可比口徑來統計,從申請至授權,我國審查周期短于美、歐、日、韓,位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不斷創新審查模式,綜合運用優先審查、快速審查、集中審查和延遲審查等多種模式,滿足創新主體多元化需求。持續擴大加快審查數量規模,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創新開展工作組審查、聚類審查等工作模式,優化審查流程,全面上線智能化專利審查和檢索系統,為持續提升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做好支撐。
魏保志表示,新修訂的專利法實施細則就專利申請和專利審查作出了多項具體規定。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提升審查質量和效率。突出質量導向,加強審查能力建設,把好授權關。實施實用新型明顯創造性審查和外觀設計明顯區別審查。優化審查資源配置,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多種審查模式,進一步滿足創新主體多元化需求。
上游新聞記者 張錦
編輯:徐遠哲責編:郎清湘審核: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