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地方兩會|廣東2023年GDP突破13萬億元 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
1月23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指出,2023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增長4.8%,是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廣州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佛山成為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
王偉中表示,新的一年,廣東要堅決扛起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責任,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共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新廣東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廣東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7%,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達65%,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7.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均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廣東全省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有效注冊商標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首位。
2023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增長4.4%,工業投資連續3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廣東提質壯大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打造新的萬億元級、5000億元級產業集群。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廣東全省經營主體突破1800萬戶、全年凈增172.8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000萬戶,企業達780萬戶、占全國1/7。
廣東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力牽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國務院出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批復橫琴、前海總體發展規劃。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今年通車后深圳與中山之間只需半小時。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創歷史新高。啟動數字灣區建設,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經珠港飛、人才簽注、利率互換通等落地實施。
報告指出,廣東百千萬工程一年開局起步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全省基本消除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今年加快建設世界級大灣區
王偉中指出,今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0萬人以上;糧食產量1270萬噸。
新的一年,廣東將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堅持軟硬聯通一起抓,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做好廣珠澳高鐵前期工作,加快皇崗、沙頭角等口岸重建和改擴建。
廣東將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抓好橫琴跨境資金電子圍網建設等工作,加快實現全島封關運作,確保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
報告指出,廣東將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加力提速,促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
廣東將繼續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將深入實施工業投資躍升計劃,開展工業技改百企千項示范行動,推動超90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廣東將遴選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新培育超250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新推動5500家以上企業小升規。新推動92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產業。
上游新聞記者 王凱
編輯:朱亮責編:郎清湘審核:鄒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