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重慶歷史文化名街名鎮有哪些地方?

重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典型的山城,想要去一些人不少的地方,而重慶也有不少歷史文化名街名鎮,也是春節期間適合走走逛逛的地方,詳情見下文,一起去游玩吧!

1、彈子石老街

彈子石老街以“老街·新趣”為打造理念,游客可在原址復建的老街里欣賞到筑臺、懸挑、吊腳、梭箱等川渝傳統建筑營造手法,品味山城古建之美。漫步老街,正面可眺望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背向近觀,目光沿80米高差梯步蜿蜒而上,市肆商號星羅棋布,品味“正看江,背看城”的獨特風貌。

重慶歷史文化名街名鎮有哪些地方?

2、洪安古鎮

位于秀山縣境東南,距縣城47公里,是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渝東南門戶”之稱,是一腳踏三省的插花地,也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原型。清代名人章愷曾詩曰“蜀道有近時,春風幾處分;吹來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描繪了“一腳踏三省”的地利之優。

3、萬靈古鎮

原名路孔鎮,位于重慶市榮昌區城東,距榮昌城區12公里,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西南面臨瀨溪河,東北靠丘陵山巒,街市依山而建,素有“小山城”的美譽。古鎮依山而建,街道與建筑物沿瀨溪河呈二級臺地分布,形成“山、水、城”交相輝映的三維立體空間結構形態,以及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自然觀和環境觀。

4、中山鎮

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南約40公里,四面山北。古鎮依河而建,原稱三合場。1993年常樂、中山兩鄉與三合場合并為中山鎮。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起,三合場一直是物資集散地和水陸轉運碼頭。三合場廊檐遮蓋的街道長達1000多米,為遮陽避雨的內街式場鎮。

5、西沱鎮

西沱鎮位于石柱縣北部的長江之濱,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西沱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里就是貿易繁盛之地,且向來為長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西沱古鎮云梯街依山順勢而建,兩旁保存著明清遺留下來層層疊疊的土家民居吊角樓,鎮上保留了紫云宮、禹王宮、萬天宮、二圣宮、桂花園等古代著名建筑。

6、塘河鎮

重慶歷史文化名街名鎮有哪些地方?

塘河古鎮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第三批首批命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座古樸蒼勁的小集鎮,以其光輝燦爛的古建筑文化、樸實無華的民俗民風、風光如畫的優雅環境而著名。塘河古鎮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人類聚居,明朝自建王爺廟開始,陸續建房成為集鎮,至清朝乾隆時期趨于興盛,因塘河繞場而過得名。

7、雙江鎮

雙江鎮地處涪江下游的潼南縣雙江鎮,是中國第一批十大歷史名鎮之一(2003年由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聯合評選)。古鎮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400余年。鎮外浮溪、猴溪環繞,鎮內古街石板鋪路。今存有中街、東街、上西街、下西街、南街、北街、興隆街、水巷子、老豬巷9條街道。雙江鎮位于縣城西北10公里,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出生地,也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8、寧廠鎮

寧廠鎮,位于巫溪縣,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國的“上古鹽都,巫巴故鄉”?!度A陽國志校補圖注》:“當虞夏之際,巫國以鹽業興”,距今約5000年之久。天然鹽鹵泉自鎮北寶源山洞流出,從先秦鹽業興盛以來,寧廠古鎮因鹽設立監、州、縣,明清時成為中國十大鹽都之一。

9、松溉鎮

松溉鎮,位于重慶永川區最南端的長江北岸,因鎮內有松子山、溉(jì )水而取名松溉。松溉建鎮歷史悠久,鎮史輝煌。居住在喧囂城市的人,一踏入古鎮即可感受到松溉的“三清”:清幽的環境、清潔的石板路、清新的江風。

10、龍潭鎮

龍潭鎮位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南50公里處,因鎮上有兩個水潭如龍眼,故名。龍潭鎮歷史悠久,早在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就有巴人居住。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鎮址由附近勃海鄉遷于此,乾隆年間,江西、湖南、湖北移民大量遷入,民國初時已有1400戶人家??谷諔馉帟r期,國民政府一些機構遷此,人口激增,有“小南京”之稱。

11、淶灘鎮

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城東北29公里渠江西岸,因渠江此段稱淶灘而得鎮名。淶灘鎮上部在甕城內,下部臨江,呈復合狀。淶灘古鎮城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同治年間(1862-1874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加固維修,建成了環繞古鎮的由石頭砌筑的城防設施,一直保存至今。鎮城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城垣全用條石砌筑,十分堅固。鎮內保存清代古民居四百余間。

12、金刀峽鎮

重慶歷史文化名街名鎮有哪些地方?

金刀峽偏巖古鎮,是重慶通往華瑩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云集,商貿繁容,名播川陜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筑、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幢幢木屋磚舍依山分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

13、豐盛鎮

建于宋代,明清繁榮,老街至今保存了較完好的明清時代巴渝古樸的石板街、四合院、雕花木窗、各類宮、殿、堂等建筑,多種鏤空、深淺浮雕均飾以花、鳥、魚、獸,廣布于檐額、窗欄等。古豐盛場似一座小城,僅有東、南、西、北四門方能進出,各自東往涪陵、南出南川、西行木洞、北到洛磧。青磚黛瓦、榫卯木結構、單檐房山式屋頂、二層樓雙重挑檐、雕花木窗的福壽街、十字街、半邊街散布于古鎮之內。

14、磁器口

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面積1.5平方公里,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區3公里,是歷經千年變遷而保存至今的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15、東溪鎮

東溪鎮原名萬壽場,東溪古鎮在春秋戰國時代屬于“夜郎古國”地界,建場已經2200多年。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此設丹溪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4年)撤縣為鎮,因東丁河向東流入綦江河和綦江河自東而來,遂命名為“東溪鎮”。東溪古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景致清幽,2002年被重慶市列為首批十個亟待搶救的傳統風貌鎮之一和全市百個商貿小城鎮之一,2007年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列為重慶市重點建設的十大旅游名鎮。

16、白沙鎮

白沙鎮,位于長江之濱,距重慶主城72公里。面積237平方公里,人口14萬。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盛譽,是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北望長江,南倚山嶺。民居、洋樓、書院、會館、寺廟、店鋪等建筑,一應俱全,藝術精湛,折射出各個歷史時代的文化內涵。

17、安居鎮

重慶歷史文化名街名鎮有哪些地方?

銅梁安居古鎮是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重慶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鎮,自古便有“安居依山為城,負龍門,控鐵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歷千里而入境。”安居古鎮背依俊秀的山脈,北臨平靜而悠遠的涪江、瓊江,烏木溪穿鎮而過,是古鎮位于山與水構成的整體環境中。樓郭下船墻蟻聚,兩江上渡舟往來,構成一幅天然畫卷。

編輯 舉報 2024-09-11 12:18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