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希望的田野丨 華坪由“煤”轉“芒” 昔日煤山結出“金果”?

藍天白云下,王嬌正熟練地將面團翻轉、按壓,一旁的二寶小米看著媽媽揉面的樣子,眼睛笑成了一輪彎月。高玉樓則端著單反,將這美好的一幕記錄下來。從樓頂望去,漫山遍野的芒果樹錯落有致,空氣清新宜人。

6年前,王嬌夫婦先后從昆明辭職,回到家鄉開啟電商直播之路。如今他們已成為全網知名的助農主播,在快手賬號上擁有498萬粉絲。他們通過電商直播為60多位農戶賣出30多萬斤鮮果,被快手評選為幸福鄉村帶頭人。

在王嬌夫婦決定回鄉創業之前,作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的華坪縣,正在趟出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產業富民路。礦山變成了果子山,采煤工變為種樹人。2023年,華坪縣實現芒果種植面積45.9萬畝,鮮果產量44萬噸,農業產值28.6億元,芒果從業人員近10萬人,芒果成為群眾致富的“金果果”。

希望的田野丨 華坪由“煤”轉“芒” 昔日煤山結出“金果”?

華坪縣第一棵芒果大樹。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都市白領辭職創業,成為幸福鄉村帶頭人

6年前的王嬌不會想到,當時決定和丈夫高玉樓一起回鄉創業,能夠創造出今天的成績——全網粉絲560萬,被評選為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麗江市鄉村振興人才。

夫妻倆都是從鄉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在昆明念書時相識、相知、相戀。2014年,畢業于藝術設計專業的他們在昆明就業,成了都市上班族。當時,王嬌是一名3D動畫師,給房地產公司渲染樓盤動態效果。閑時朝九晚五,忙時整夜加班。

不同于王嬌將生活寄托于城市的繁華與穩定,高玉樓將目光投向了廣袤鄉野——在他的家鄉麗江市華坪縣榮將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芒果園,父親也是靠賣芒果將他拉扯大,返鄉創業幫鄉親們賣芒果成了他最樸實的想法。

2016年,一則手機視頻直播點燃了他的創業激情——一位水果商正在直播售賣櫻桃,評論區詢問購買方式的留言絡繹不絕。“是否也能通過這種方式,將芒果推向市場?” 早年間當地打造自有品牌意識不強,華坪芒果被一江之隔的四川攀枝花“搶了風頭”,收購商搶購麗江華坪芒果后,會貼上攀枝花的牌子銷售。

經過深入考察,高玉樓毅然決定返鄉創業。初戰告捷,2016年芒果成熟季,銷售額便突破了20萬元。2017年,高玉樓與親戚聯手直播銷售芒果,短短3個月便實現了40多萬元的銷售額。同時,他還助力周邊63戶果農拓寬銷路,其中23戶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希望的田野丨 華坪由“煤”轉“芒” 昔日煤山結出“金果”?

王嬌和丈夫高玉樓的快手賬號。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丈夫的辛勤付出與顯著成績,王嬌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17年底,她下定決心,追隨丈夫的腳步回歸鄉村。2018年4月,處理完家務瑣事后,王嬌與丈夫攜手踏上了直播之路。然而,當時直播行業競爭激烈,“粉絲少,銷量低”成為了他們面臨的困境。

為此,王嬌與高玉樓調整策略,轉戰短視頻領域,注冊了“鄉野麗江嬌子”賬號。夫妻二人輪流擔任主播,室內戶外輪番拍攝,但視頻反響始終平平。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拍攝青椒魚視頻時,女兒小豆芽搖搖晃晃地幫媽媽抱來了魚,高玉樓捕捉到了這一溫馨畫面,并將其剪入視頻中。沒想到,這個視頻當天便收獲了96萬的播放量,粉絲數量也隨之大幅增長。

這次經歷讓夫妻倆恍然大悟,真實、原生態的鄉村生活,才是吸引網友的關鍵。此后,他們專注于親子美食領域,結合田園風光,如今“鄉野麗江嬌子”賬號光快手就有498萬粉絲,全網擁有近560萬粉絲。

除了日常拍攝并發布短視頻外,王嬌與高玉樓還會不定期地進行直播,推介和銷售當地的農特產品。其中,華坪當地的芒果是他們“帶貨”的主力軍。自創業以來,夫妻倆通過“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已成功幫助60多戶果農賣出30多萬斤芒果,助力12位蜂農銷售蜂蜜3萬斤,協助32位果農將芒果加工成芒果干賣出4萬多單,還為當地村民銷售了1萬斤桑椹干。

華坪縣由“煤”轉“芒”致富路

在王嬌夫婦毅然決然選擇回鄉創業之前,華坪縣已經踏上了一條由“黑”轉“綠”的蝶變之路。

地處川滇交界的華坪,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2200平方公里,有煤炭資源的面積達1500到1800平方公里,8個鄉鎮都有煤田,大小煤礦不計其數。2013年前,當地財政收入70%以上來自煤炭相關產業, “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 。

繁榮背后,卻隱藏著生態環境的巨大犧牲:水源枯竭、房屋開裂、地表植被破壞……由于大多數礦企環保措施不到位,整個榮將鎮乃至華坪縣上空灰蒙蒙一片。“都不敢穿白色衣服。”榮將鎮71歲退休教師高尤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空氣中還彌漫著粉塵和煤煙,酸雨經常發生。

2014年,隨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的調整,華坪縣的煤礦紛紛被關停,轉型迫在眉睫。面對這一困境,當地政府和群眾將目光轉向了晚熟芒果這一綠色產業。華坪縣位于金沙江北岸,得天獨厚的光照和氣候條件使得這里成為熱帶水果生長的理想之地,而種植芒果的傳統也早已有之。

高尤回憶,上世紀60年代,榮將鎮居民從縣外引進了34棵芒果苗,定植于三馬箐村,由于疏于管理,這一批芒果苗只存活一棵。幾年后,芒果樹開花結果,附近的村民們就利用種子繁育苗木擴栽,種植于庭院、房前屋后。

煤炭產業的衰退,為芒果種植業的興起提供了契機。種芒果不僅能涵養水土、凈化空氣,還能讓曾經的煤山重新煥發生機。為此,華坪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如種植補貼、芒果保險等,同時引進優良晚熟品種,鼓勵群眾在采礦區、煤矸石堆上種植芒果。

高尤曾支教過的龍頭村,就是這一轉型的典型代表。曾經的龍頭村果子山到處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山上流下來的水,牛羊都不肯喝。”高尤告訴記者,1995年開始,該村發展芒果種植。種植戶由當初的13戶發展到現在的近千戶,種植面積從1000余畝發展到4.4萬畝,龍頭村果子山也慢慢建成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華坪芒果”的核心產區。

“煤礦關閉后,樹木長高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很大改善,生態越來越好。”高尤說。2019年,果子山獲頒“最大規模芒果種植園”吉尼斯世界紀錄。2021年,龍頭村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村民戶均芒果年收入超過8萬元,年入百萬元的大戶比比皆是。

礦山變成了果子山,采煤工變為種樹人。從“煤城”到“芒城”,華坪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2020年,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2023年,華坪縣芒果種植面積45.9萬畝,鮮果產量44萬噸,農業產值28.6億元,芒果從業人員近10萬人,芒果成為群眾致富的“金果果”。?

做優做強,華坪打造芒果產業第一縣

回歸鄉村生活多年,王嬌已逐漸融入了華坪的寧靜與閑適。2023年8月,她們一家告別了老屋,搬進了鎮上新建的一座五層小樓。樓頂的小花園不僅是夫妻倆的拍攝新天地,更種滿了西瓜、檸檬、人參果、草莓以及各式各樣的花卉,為生活增添了幾分田園詩意。同年11月,隨著二女兒小米的降生,這個四口之家更是充滿了幸福與溫馨。

與此同時,華坪縣正朝著一個宏偉的目標邁進——打造芒果特色百億產業,爭創中國芒果產業第一縣。近年來,華坪縣政府通過一系列扶持措施,如政府引導、基地示范、企業參與等,成功建設了金沙江百里芒果長廊、高標準果園示范區以及綠色芒果生產基地。同時,加強科企合作、院校掛鉤,推廣了芒果控花、高枝換接等新技術,以及“三保三減”等綠色種植理念,不斷優化芒果品種,提升產業質效。

如今,華坪縣已建成綠色標準化果園25.6萬畝,單戶經營百畝以上果園的家庭超過400家。此外,華坪縣還榮獲了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等稱號,獲得了38個綠色、有機的華坪芒果產品認證,以及11家企業的認證,認證面積高達11.86萬畝。

希望的田野丨 華坪由“煤”轉“芒” 昔日煤山結出“金果”?

位于榮將鎮龍頭村果子山的“最大規模芒果種植園” 。圖片來源/華坪縣委宣傳部

過去“養在深閨無人識”的華坪芒果,如今已逐漸嶄露頭角。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華坪縣舉辦了金沙江流域芒果產業大會、芒果文化節及產銷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并發布了“麗江芒果”區域公共品牌。

同時,華坪縣還加大了電商平臺的建設力度,建成了網絡直播基地。通過培養網紅達人、孵化電商企業、舉辦直播帶貨大賽等方式,進一步拓寬了芒果的銷售渠道。2023年,作為當地知名新媒體達人,“鄉野麗江 嬌子”還和華坪縣榮將鎮經濟聯合總社簽訂直播帶貨合作框架協議,在帶貨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據悉,2023年麗江華坪芒果電商銷售額達到了5.2億元。

隨著芒果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華坪縣還將芒果種植與精深加工相結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如今,以華坪芒果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芒果汁、芒果原漿、芒果凍干、芒果醋等新產品正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

此外,華坪縣還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的新業態,建成了芒果莊園。從王嬌家出發,沿著金沙江畔蜿蜒的山路前行,不久便能抵達那個擁有“最大規模芒果種植園”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牌坊。站在這里,游客可以一覽無遺地欣賞到2.5萬畝集中連片的芒果基地。

在芒果莊園里,游客可以親身體驗芒趣樂園、芒果樹屋、芒鄉文化館、芒香·星宿、星空帳篷營地等項目。游客還可以上山采摘芒果、在林間品嘗咖啡、在金沙江邊悠閑散步,盡情享受農旅融合帶來的愉悅與放松。

“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高尤感慨萬分,正是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大家的生活才真正富裕了起來。

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編輯:鄒渝責編:郎清湘審核:官毅

編輯 舉報 2024-10-05 12:41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