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的總量超過6400億美元 處歷史高位?
10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游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近期,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總體呈現良好勢頭。截至目前,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的總量超過6400億美元,處于歷史高位。 ?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國新網?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介紹,從存量結構來看,境外央行、商業銀行等穩健型投資者是主要持有機構,并且投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中長期債券的比例比較高,投資穩定性比較強。此外,受境內股市上漲帶動,9月下旬以來,外資凈購入境內股票總體增加,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愿進一步增強。目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的資本市場總體處于起步階段,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規模和比重不算高,外資在國內股市、債市的占比在3%至4%左右,受多重有利因素支撐,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第一,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相繼落實落地,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將繼續鞏固。
第二,我國完善高水平開放,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為外資提供了一系列投資渠道,包括滬股通、深股通、債券通、CIBM這一系列制度安排都為外資提供了多樣化投資渠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作出了重要部署,隨著有關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境內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
第三,人民幣資產具有非常好的分散風險的多元配置效果,提供了良好投資價值。我國已經建成了比較齊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當前的規模均位居全球第二,人民幣的幣值穩定、資產多樣,在全球范圍內還具有比較獨立的收益表現,這有助于全球投資者資產配置多元化和分散風險。同時,人民幣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占比穩步提升,國際影響力逐步增強,是全球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李紅燕表示,總體看,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有助于豐富境內市場參與主體、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促進境內資本市場更加活躍和國際化發展。外匯局將不斷提高投資便利化,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支持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資本市場。
上游新聞記者 崔濤
編輯:徐遠哲責編:郎清湘審核:鄒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