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當選 將如何影響世界?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計票仍在進行。根據《國會山報》、美國福克斯新聞等多家美國媒體最新公布的測算,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將收獲超半數的選舉人票,預計將鎖定本次美國總統選舉勝局。
6日凌晨,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特朗普以“戴罪之身”重返白宮,將成為美國總統新的傳奇。他也是第二位重返白宮的總統,而上一次要追溯到1885年時任總統克利夫蘭,其在斷續四年之后重返白宮。
特朗普宣布勝選 支持者歡呼雀躍 圖/視覺中國
特朗普卷土重來,有分析認為,美國政策可能會更加保守,國際關系的不確定性將增加,全球政治格局可能面臨重新洗牌。那么,塵埃落定后,特朗普將對世界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如何影響美國內政?
隨著2024年大選的哨聲響起,美國兩黨各自印證著“混亂不是深淵,而是階梯”的指引,口袋里塞滿各自金主的捐款,走上一決高下的大選之路。
上次是2021年1月6日,國會認證總統選舉結果當天,特朗普發表講話,拒絕承認敗選。隨后事態急轉直下,原本在國會山集會抗議示威的人群,有些轉而采取暴力手段沖擊國會,最終導致6人死亡。特朗普也因此面臨兩項刑事指控。
而2020年大選勝出的民主黨人拜登,就任后一直遭受共和黨方面的調查。2022年中期選舉后,由共和黨重新掌控的眾議院對拜登連同他的家人醞釀了新一波彈劾調查。
特朗普和拜登之間、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之間的“調查與被調查”“報復與反報復”,讓美國政治的暴力螺旋繞上一環又一環。而當前唯一的變化,只是民主黨身處螺旋中心的人選從退出大選的拜登換成了新的候選人哈里斯。
那么這一次,“國會山騷亂”還會重現嗎?大選期間,美國加強了安保措施。多州將在關鍵計票中心屋頂部署狙擊手并派無人機進行監控,華盛頓特區將有3000名警察輪崗,多州的國民警衛隊也處于待命狀態。
美聯社與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10月底公布了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近八成美國選民擔心選舉后會出現暴力和推翻選舉結果的行為。當下的美國只有仇恨、撕裂與暴力的螺旋。
英國輿觀調查公司最新民調顯示,近三成受訪美國選民認為今年總統選舉后“不太可能”或“不可能”出現和平交權。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刊文寫道,越來越多跡象表明,這是一場“火藥桶”上的選舉,在政治極化、政治暴力、虛假信息、歷史性訴訟等多重因素催化下,“11月的美國,注定風雨大作。”
如何影響中美關系?
特朗普在去年的一次采訪中提出了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普遍關稅的建議,并在今年2月表示,針對中國的進口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至60%到100%。
然而,當地時間11月4日,據全美零售聯合會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特朗普提出的新關稅計劃實施,美國消費者的年度消費能力可能會損失多達780億美元。研究表明,這些關稅將影響到如服裝、玩具、家具、電器、鞋類和旅行用品等消費品類別,尤其是主要供應國為中國的商品。
路透社報道稱,近年來美國消費者變得更加節儉,減少了非必要的開支,這對零售商和消費品公司造成了銷售壓力。全美零售聯合會供應鏈和海關政策副總裁喬納森·戈爾德表示,零售商依賴進口商品和制造組件,以便提供多樣化且價格合理的商品,如果實施這些進口關稅,將使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更加沉重,因為關稅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
1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外媒記者提問,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正逐漸取得優勢,此前,他宣稱要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美國的總統選舉是美國的內政,我們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關于你提到的關稅,我們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稍早前,特朗普受訪談到臺灣問題時稱,若其當選后“中共對臺灣動武”,將對中國大陸征收150%至200%關稅。他還稱“如果臺灣要美國保護,就該繳保護費”。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美國究竟是想“保臺”還是“害臺”,相信大部分臺灣同胞已經作出理智判斷,清楚知道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先”,臺灣隨時可能從“棋子”變成“棄子”。
11月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日媒記者提問稱: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會影響到中方的外交政策或者中美關系的哪些方面?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我們對美國的政策是一以貫之的,我們將繼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
如何影響國際局勢?
許多國家預判,特朗普及其搭檔萬斯贏得選舉,美國將走上孤立主義的道路。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重新返回美國政壇,將會對歐洲的政治、經濟、社會、外交、軍事、經貿、金融等幾乎各個領域,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和沖擊力。
在2016年大選時,特朗普就曾踐行“美國優先”而瘋狂退出各種國際組織及條約,包括提高北約成員國軍費支出,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伊核協議、中導條約、巴黎協定等等。
本次大選中,特朗普多次放話稱只要他上臺將迅速結束俄烏沖突,但他沒有透露要如何叫停雙方的戰斗。特朗普的顧問在大選前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透露,特朗普計劃“凍結”戰斗,認可烏克蘭的領土主張之時在烏東部設立自治區。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預計,特朗普上臺,他大概率將兌現承諾,用停止美國對烏克蘭武器出口或者其他方式迫使烏克蘭接受停火。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當地時間11月3日表示,一旦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大選中獲勝,歐盟將被迫調整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因為歐洲“無法獨自承受戰爭的負擔”。
在巴以和中東問題上,特朗普是堅定的以色列支持者。在本次大選期間,雖然呼吁加沙停火,但特朗普的態度并不像對俄烏沖突般積極,也沒有放話稱將叫停巴以沖突。消息人士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透露,特朗普10月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通話時讓內塔尼亞胡“做你應該做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預計,由于特朗普對以色列的支持更加沒有底線,他重返白宮,中東的沖突還有可能進一步升級。
上游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等
編輯:李坐廷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