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捕成本高 兩年賠兩套房?
縱覽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野豬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東站間的高鐵聯絡線,與通過列車相撞引發人員傷亡事故,再次引發輿論對野豬泛濫致害問題的關注。縱覽新聞記者梳理相關媒體報道發現,從2017年起,南京市區就多次出現野豬“造訪”,“野豬出沒”頻頻登上熱搜。除南京外,僅今年10月份,廣東深圳、云南昭通、浙江杭州等多地也都出現過野豬“進城入鄉”傷人毀物的事件。
針對野豬致害多地的情況,部分地區通過“賞金獵捕”野豬來解困,但根據縱覽新聞記者聯系到的幾位“野豬獵人”的講述情況來看,“賞金獵捕”存在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有“野豬獵人”甚至稱,兩年時間賠進了兩套房子。
野豬致害26個省份
因為河南南陽農田周邊山上的野豬頻繁下山覓食,導致當地有些農戶顆粒無收,今年10月12日,當地農戶無奈向護農隊發出求助,護農隊用無人機偵測,發現該區域周邊的野豬接近2000頭。
10月16日,云南昆明富民縣龍潭村村民發現有一頭野豬出現隨即報警,富民縣公安局赤就派出所接到報警后,果斷開槍將其擊斃。10月25日,浙江建德,一頭野豬闖進市區造成居民受傷,當地公安聯合林業局經過1個多小時周旋,成功將野豬抓獲,并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同日,江西南昌進賢縣云橋路,一頭約200斤重的野豬連續襲擊當地居民,導致4人受傷。
10月27日,一頭野豬跑進南京某酒店大堂慌亂沖撞,最后被警方抓走,萬幸未造成人員受傷。同一天,在云南昭通市永善縣墨翰鄉花園村,一名女子在公路上駕車,突遇6頭野豬從100多米高的懸崖上摔落至公路上,其中4頭野豬當場死亡,1頭因傷勢過重死亡,另有1頭傷勢較輕,竄入附近山林中。
10月27日,一頭野豬沖進南京一家酒店大堂。
中國林科院自然保護地研究所所長金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些年來,隨著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系列措施的落地生效,我國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持續改善。野豬因為繁殖力強、適應力強等特點,種群數量快速增長。野豬作為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一環,一些地區缺乏野豬的天敵,比如說虎豹豺狼等等,導致野豬的數量因缺乏天敵的控制而增長較快。另外,人為干擾的強度現在也降低了,較適宜它生存的環境也擴大了,為野豬的增長創造了條件。
縱覽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于2023年6月發布公告,將野豬從《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調出。此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2024年1月“關于進一步加強野豬危害防控的建議”復文中也指出,經科學、綜合評估,野豬在我國28個省份有分布,數量200萬頭,已不存在生存威脅,且很多地區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
多名專家指出,目前,一方面野豬本身的生存,已經不存在什么威脅,但另一方面,多地野豬泛濫,走進農田,甚至走進市區頻頻傷人毀物,成為人類生活生產中的另一種威脅。
多地懸賞招募“野豬獵人”
近年來,隨著野豬數量激增,國家林草局從2021年起,已在14個省區開展野豬危害防控綜合試點,多地積極探索開展獵捕調控、主動預防、肇事補償等。
縱覽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原國家林業局就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調控野豬種群和防控野豬危害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組織對野豬種群開展調控工作,這是國家層面首次組織開展全國層面的野豬種群調控工作。
遴選公告。
2021年,安徽六安金寨縣發布《金寨縣控制性獵捕野豬工作實施方案》,規定每年10月1日至第二年1月31日,在全縣所有自然保護地范圍外均可狩獵,獵獲的野豬由所在地鄉鎮政府按照10元/斤標準收購,作為支付狩獵人員的勞務補貼費用,然后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此外,陜西、四川、寧夏等地為調控野豬數量,也公開招募“賞金獵人”。今年9月23日,寧夏西吉縣林草局發布《關于遴選2024中央財政西吉縣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的公告》稱,計劃獵捕西吉縣域內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經費預算為72萬元;無害化處理成年野豬300頭,每頭200元,經費預算為6萬元。
今年9月23日,寧夏西吉縣林草局發布《關于遴選2024中央財政西吉縣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的公告》稱,計劃獵捕西吉縣域內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經費預算為72萬元;無害化處理成年野豬300頭,每頭200元,經費預算為6萬元。10月10日,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公示獵捕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遴選結果,有6家野豬獵捕隊伍入選。
11月4日,西吉縣林草局負責野豬種群調控的張主任告訴縱覽新聞記者,野豬對當地老百姓農作物的損害比較嚴重,目前來看,遴選出的獵捕隊中本地隊伍的獵捕效果還是不錯的。關于補償落實情況,他表示,入選的6支獵捕隊各隊都要分到50頭野豬的任務,需要在2個月內完成,待任務完成后每支隊伍將獲得12萬元的補償費用。
受訪獵人稱成本高難度大
“一般5月份左右,老百姓剛開始種土豆,野豬就開始下山了。”在四川阿壩州小金縣從事了4年野豬獵捕護農行動的小魏告訴縱覽新聞記者,他目前是兼職從事野豬獵捕,四川阿壩州地區牧場比較多,野豬侵襲對草場破壞很大。村里老人說,兩年之內都無法恢復,所以自己就向林草部門遞交了申請,開始從事野豬獵捕,“目前護農隊一共有11個人,想要進行野豬獵捕必須向當地遞交申請,通過后才能合法進行獵捕。”
據小魏講述,野豬獵捕一般會先用無人機進行偵查,確定方位后用狗來進行捕獲,再由人過去處理。目前獵捕野豬的效果不錯,但還是存在很多困難,比如人員力量不夠,資金無法支撐等。“目前小金縣捕獲一頭野豬會有800元補貼,但和獵捕的支出相差很遠,都是賠錢在干,更多的是愛好。”小魏說。
據媒體報道,有狩獵隊成員在談到“抓一頭野豬獎2400元”時表示,自己曾蹲守3天抓了1頭野豬,僅設備修理就花4000多元。“因為捕獵野豬不掙錢,而且時間也要相對自由,干這行更多算是個人興趣愛好。”
“西北刀客護農隊”是西吉縣本次遴選出的6支隊伍之一。11月5日,縱覽新聞記者聯系到“西北刀客護農隊”里一位專業從事野豬獵捕工作的資深獵人吳先生。據他介紹,目前的獵捕方式需要先通過無人機偵察,然后根據風向和地形判斷出最佳放狗地點,大約距離200米時放出獵狗,最后人再跟進處理,“因為獵捕工作花銷比較大,現在基本是賠錢在干,這兩年我的兩套房也都搭進去了。”
寧夏西吉林草部門正在對野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關于遴選2024中央財政西吉縣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的公告》中,縱覽新聞記者看到,公告要求獵捕隊伍必須配備無人機、紅外相機、獵犬10只以上、獵夾、軍工刀數把、鐵網、防護服等工具。根據獵捕野豬工作的安全性,將采取投食誘捕、圍網、籠捕、獵犬獵捕等方法。要求獵捕的每頭野豬必須要有現場視頻和拍照資料,同時填寫獵捕工作日志。
據大象新聞報道,楚風護農狩獵隊的隊長楚風認為西吉縣發布的公告中的要求是專業狩獵隊的基本配置。他稱,野豬因是雜食動物,喜歡偷吃玉米花生,所以長得快、體型較大,一般都重達300至600斤,這就很容易出現獵狗被野豬咬傷甚至咬死的情況。“一條好的獵狗價值上萬元甚至十幾萬,普通的也要幾千元,一條狗每天的飼養成本最低合算到3元,還不包括防疫、驅蟲、疫苗、場地消毒等,最重要的還有人工成本。”楚風說,雖然目前狩獵隊的隊伍在逐年擴大,但團隊里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的其他收入,打野豬護農田全憑“個人興趣”在支撐。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全國經林業部門審批并正常存續的狩獵隊伍約110支,但登記在冊的獵手以兼職為主,人數有限且分布不均。
專家稱資源化利用存在難點
針對多地出現的賞金獵捕野豬,蘭州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趙序茅向縱覽新聞記者表示,“懸賞捕豬”的措施的確存在成本較高,難度大的問題。“政府有組織地獵殺野豬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我們無法解決最根本問題——頂級掠食者缺失造成的生態失衡。這也是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因為像野豬這類動物,未來可能還有很多。”趙序茅建議在做出獵捕野豬的決策之前,首先需要進行詳細的科學調查和研究,只有了解清楚在不同地區野豬需要多大的種群規模,然后再進行控制,才能夠起到作用。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張明海也向縱覽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人工捕獵野豬的確成本較高,尤其很多野豬所在地區都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林混合區,確實存在很多困難。對于有聲音提到大規模捕獵野豬是否會對其種群生存再次造成威脅。張明海表示,現在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雖然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捕獵工作,但捕獵野豬的數量還遠遠低于它的環境容納量,但的確應該注意到,對野豬的種群防控應該有嚴格的野豬防控方案,嚴格控制野豬捕獲的地點、時間和季節,防止過度、不科學的捕獵造成野豬數據急劇下降。
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張明海都表示,開展主動防御才是從根本上破解人與野生動物生存空間沖突的途徑。他也告訴縱覽新聞記者,主動防御野生動物危害的方式較多,除了開展如建電圍欄,用聲音驅趕外,還有用天敵的氣味驅趕等主動預防的手段。
據報道,曾有專家指出,野豬不能食用,降低了群眾獵捕的積極性,認為解決獵捕野豬的利用問題至關重要,因此建議修改現行法律,允許將檢疫合格的獵捕野豬用于出售或食用,以獲取經濟收益來彌補防控和調控的資金不足,這符合向森林要食物、要蛋白的理念。
趙序茅認為,獵殺野豬后的流通是主要問題,野豬肉可能攜帶寄生蟲和各種病毒,并且現在還沒有相關的質檢制度。張明海也認為,對野豬進行資源化利用,具體如何進行,目前還存在不少爭議和困難。
原標題:野豬泛濫致害26省,多地開始“賞金獵捕”:受訪獵人稱獵捕成本高、難度大,兩年賠進兩套房
編輯:牟慧蘭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