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產量將下降1%?
根據Counterpoint的跟蹤報告,由于關稅影響和行業整體放緩,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制造產量預計將同比下降1%,而2024年則增長了4%。2024年,中國、印度和越南占全球制造產量的90%以上,其中印度在增長方面處于領先地位。2025年,不同國家的制造產量預計將表現不一。

中國將在2025年感受到關稅的影響,這將導致產量下降,同時預計國內表現不佳。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全球智能手機制造業的轉移在新冠疫情后加速,但關稅對行業各層級的參與者都造成了傷害——從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到下游進口商和分銷商,從品牌到制造商。因此,品牌所有者別無選擇,只能離開中國,并將更多產能和產量分配到其他國家。主要的贏家是印度(具有顯著增長潛力)和越南(相對更靠近中國且擁有成熟的消費電子代工和出口行業)。”
印度將成為2025年的大贏家。受蘋果和三星出口需求的推動,該國預計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率,占全球產量的20%。越南作為全球制造出口中心,在三星和摩托羅拉的推動下也將實現強勁增長。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Prachir Singh在觀察印度近期的制造業快速增長時表示:“隨著傳統全球EMS巨頭繼續在印度投資以及本地EMS積極參與,該國的本地制造能力已顯著提升,經過近十年的完善,現在能夠滿足更高的生產需求。與此同時,印度的整體制造業生態系統持續增長,本地制造在良率和復雜度方面不斷提升。為進一步推動零部件生態系統,政府最近推出了電子元件制造計劃(ECMS),激勵企業在國內投資和建廠。”
基于當前的全球形勢,Counterpoint認為印度是長期贏家。副總裁Neil Shah表示:“如果蘋果真的在美國工廠生產iPhone,考慮到一切尚未就緒,我的估計是價格將至少上漲15%-20%,即150-200美元。我們認為,這一成本增加主要源于勞動力成本差異、工廠分攤資本支出以及物流。”供應鏈的轉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努力、資金和時間。中國、印度和越南等國家花費了數十年才建立并實現當前的能力和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