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有什么營養價值??
開胃健脾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愛尬聊_百科全書>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預防心臟病
竹筍含豐富蛋白質,能供給身體適當的養分,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治動脈硬化。用竹筍、陳蒲瓜和冬瓜皮一起用水煎服,對治療心臟病會有幫助。
單純性肥胖、糖尿病患者、浮腫的人都適合吃竹筍。
但是也有人不適合吃筍,因為竹筍是寒涼性食品,含有較豐富的粗纖維,過量食用后,很難消化,容易對腸造成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可大量食用。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人不適宜吃竹筍呢?
1、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這類人吃太多竹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難消化,不宜空腹或單吃竹筍,也要細嚼慢咽。
2、肝硬化者也不宜吃竹筍。曾有報道稱有肝硬化的人一次進食較多竹筍,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送醫院急救。
3、患泌尿系結石者不宜常吃竹筍,其中的草酸鹽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從而加重病情。
4、腎功能不全者:
竹筍的鉀離子含量高,除了汆燙減少鉀離子,建議每餐不要吃超過100克,大約半根到一根即可。
5、高血壓患者:
部分經過醃制的竹筍加工品,如酸筍絲、酸筍片等,所含的鈉含量通常比較高,高血壓患者必須節制食用量。
6、脾胃虛弱、手腳容易冰冷者:
包括產后婦女、女性月經期間、體質寒涼的女性、老人腸胃功能較弱等,都不宜多食竹筍。
7、服用補益類中藥期間:
如果正在服用人參、黨參、黃耆、白術、當歸、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中藥,應避免同時食用竹筍、蘿卜、空心菜等偏寒涼的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服用這類中藥的人本身體質就比較虛弱,平常也不宜過量食用。
8、容易筋骨酸痛或扭挫傷、骨折后正在復原的病人:
這段期間如果食用竹筍,可能拖延復原時間,或使酸痛癥狀反復發作。
9、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
陳潮宗解釋,竹筍屬于「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這類病人都不宜多吃。
一般來說,這個族群里面的營養價值也真的是非常豐富,如果是經常吃的話,也可以達到開胃健脾,然后有著通腸排便的一個自由,但是生活中有一些人還是盡量的少吃,就像一些,肝硬化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腎功能不全,說了以后肯定會加重自己的病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