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你好,我想知道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在<愛尬聊_生活百科>線等。。
203****233 2021-05-07 12:50 故事是這樣的,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這只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追蹤錄音,在這么多年沒有一個親屬和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被聽見,難過時沒有被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的鯨頻率有52赫茲,而普通的鯨頻率在15~ 25赫茲。他的頻率是錯的。因而被錯過。最后一次聽到Alice 的歌聲是在2014年,因為那一年,已經追蹤了這頭鯨魚12年的Bill Watkins去世了。2015年7月26日,費恩博士和科學家們為愛麗絲實施手術。花了3個多小時,終于將愛麗絲的發聲結構改造成功。 終于,在這片蔚藍色大海上,鯨魚群和愛麗絲成功相遇了。鯨魚群把愛麗絲團團圍住,或許它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羞澀的女士。它們碰觸著對方,在海面上旋轉、歡舞,就像鳴奏一曲海洋交響樂。
王學昀 2021-05-07 12:50 應該還活著,它是1989年發現,進行跟蹤調查。一般鯨的壽命約為45年,長壽者甚至有100年左右的壽命。由于它備有關注有近十年的時間專家保護,后來淡出人們眼球,根據有限的消息其下落不明。這只孤獨的唱著歌的鯨就這樣無從報道,至今我們想起他不過是舊事重談罷了。
宋躍飛 2021-05-07 12:58 這是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里面的啊,
饒桑林 2021-05-07 13:00
深秋涼意濃 2021-05-07 13:01
203****096 2021-05-07 13:01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里,Alice就像是個啞巴。她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
203****233 2021-05-07 12:50 故事是這樣的,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這只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追蹤錄音,在這么多年沒有一個親屬和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被聽見,難過時沒有被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的鯨頻率有52赫茲,而普通的鯨頻率在15~ 25赫茲。他的頻率是錯的。因而被錯過。最后一次聽到Alice 的歌聲是在2014年,因為那一年,已經追蹤了這頭鯨魚12年的Bill Watkins去世了。2015年7月26日,費恩博士和科學家們為愛麗絲實施手術。花了3個多小時,終于將愛麗絲的發聲結構改造成功。 終于,在這片蔚藍色大海上,鯨魚群和愛麗絲成功相遇了。鯨魚群把愛麗絲團團圍住,或許它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羞澀的女士。它們碰觸著對方,在海面上旋轉、歡舞,就像鳴奏一曲海洋交響樂。
王學昀 2021-05-07 12:50 應該還活著,它是1989年發現,進行跟蹤調查。一般鯨的壽命約為45年,長壽者甚至有100年左右的壽命。由于它備有關注有近十年的時間專家保護,后來淡出人們眼球,根據有限的消息其下落不明。這只孤獨的唱著歌的鯨就這樣無從報道,至今我們想起他不過是舊事重談罷了。
宋躍飛 2021-05-07 12:58 這是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里面的啊,
饒桑林 2021-05-07 13:00
科學家很驚訝,認為它從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后到了大西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今年5月8日,一頭灰色鯨魚在以色列沿海突然出現,海洋生物學家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這種鯨魚的家在數千英里外的太平洋。它究竟是如何輾轉千里,最后成為地中海這片陌生海域的隱士呢?早在18世紀,灰鯨就已在北大西洋地區滅絕,此后,再也沒人在這個區域見過它。現在全球僅存的2萬頭灰鯨分布在太平洋東西岸兩個地區。它們在東太平洋地區的遷徙范圍包括從溫暖的美國加州沿海地區到冰冷的阿拉斯加州沿海區域,加州沿海是其產子的海域。另一部分鯨魚的活動范圍則是西太平洋的西伯利亞海域。以色列海洋哺乳動物研究與援救中心負責人謝寧博士鑒定了鯨魚的身份,他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有人把它形容為最重要的鯨魚目擊事件之一。”謝寧博士稱這頭鯨魚長39英尺,重約20噸,它很可能是穿過西北通道后到達大西洋,這個通道通常都被冰雪覆蓋,但由于冰雪融化它便能設法穿越。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室的克拉彭也認同這種解釋。這樣的“極個別”會是須鯨亞目里某種前所未知的品種里的最后一只嗎?還有一個可能性,鯨魚生物學家也這么提出過,那就是他可能是一個缺陷兒,或者也可能是一個稀有的混血兒—可能來自于一頭藍鯨和一頭鰭鯨的雜交。但是不論怎樣解釋,這頭“52赫茲”獨自歌唱,獨自旅行,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2004年《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也有些證據可以證明他在慢慢成熟起來,因為他的聲音比起1992年他被海軍首次識別時要低沉一點。 盡管“52赫茲”的確切年齡我們不得而知。自被發現之后他又繼續存活了20年。據ALASKA DISPATCH 可知他最后的記錄地點離阿留申群島和科迪亞克島(位于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灣)并不遠—那里也是他自第一次被追蹤后,最靠近陸地的地方。對此,你可以查看一下他在1992-2004年的之字形洄游路線圖 ,你也可以聽一下來自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52赫茲”的叫聲,你甚至可以比較一下他聲音和其他須鯨同類聲音的不同。 雖然喜愛鯨魚的人們可能在為有些悲哀的關于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的故事而傷感嘆息,然而有希望的理由也還是存在的。盡管他孤零零的,但是我們的“52赫茲”看來健康得很。 KATE STAFFORD教授是西亞圖國家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研究員,她對《紐約時報》說過:“這頭鯨魚能在如此嚴峻的環境里獨自生存了這么多年,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它沒什么健康問題。” 這頭鯨魚的順應力同時也鼓舞著每一顆孤獨的心。盡管他唱響的二十年無應答的吶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里回蕩著,他一直唱下去。 一個著名的禪門僧人問道:“一只手的掌聲是怎樣的呢?”它可以引起“52赫茲”的共鳴。深秋涼意濃 2021-05-07 13:01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頭叫Alice的鯨,它是最寂寞最孤獨的鯨。為什么說它是最孤獨的鯨呢?因為它的發聲頻率和其他的鯨魚不一樣,正常的鯨魚發生頻率在15到25赫茲之間,而Alice的發聲頻率卻是52赫茲。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在深邃寬廣的大海中,沒有任何一頭鯨魚能夠聽到它的聲音,從而也沒有鯨魚能找到它,它注定是一個孤獨的存在。
因為在鯨魚這個群體中,他們都是靠聲音來交流的,他們的視覺并不發達。所以聲音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存在,他們有一套很完整的交流體系,如果他們的發聲不在一個頻率上面,就意味著他們無法相互交流。我們很難想象作為有著高智商的鯨魚,Alice這輩子是多么的孤獨,無論他是歡喜是憂愁,是難過還是絕望,都沒有同類可以聽到,它也無處訴說。
在1992年的時候,有人開始長期的追蹤Alice,并且給它錄音,之后將記錄的音頻發到了網上。正常的鯨魚發出的聲音,我們人類是聽不到的,但Alice特殊的聲音卻能被我們聽到。這首鯨歌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感動了很多人。因為有很多在現實世界里孤獨且無助的人,認為他們在這首鯨歌里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他們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獲得了很多內在的力量。
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是孤獨的,我們都很需要傾聽和傾訴,希望我們都能勇敢的面對孤獨,好好的走下去。
203****096 2021-05-07 13:01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里,Alice就像是個啞巴。她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