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怎么做好吃紅燒肉正宗的做法?
紅燒肉怎么做好吃?提起紅燒肉(東坡肉),大家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下面我們就趕緊來看看這道廣為流傳的大眾菜肴-紅燒肉最正宗的做法吧!
首先來看下紅燒肉的做法
食材明細:
五花肉適量、八角適量、蔥段適量、香葉適量、姜片適量、白砂糖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黃酒適量、冰糖適量、花生油適量
制作步驟:
1. 五花肉800克、八角15克、香葉1片、蔥段50克、姜片30克、白砂糖20克、鹽適量、醬油25克、黃酒30克、冰糖25克、花生油15克。
2. 先把五花肉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兒。
3. 用涼水下鍋。
4. 水開后把肉塊兒煮5分鐘。
5. 撈出,控凈水份備用。
6. 炒鍋上火倒入少許油,煸香八角。

7. 倒入細砂糖。
8. 煸炒糖色。
9. 煸炒到微黃色即可。
10. 砂糖徹底融開,炒到稍微上色后,下入肉塊兒煸炒,把肉塊兒煸炒到耗干水份顏色透亮、表面微黃。
11. 并開始出油后烹入黃酒。
12. 倒入醬油翻炒。
13. 炒到黃酒揮發,醬油均勻的吸附在肉塊上為止。
14. 把肉炒勻后,往鍋中注入開水,水和肉塊持平即可。
15. 然后,放入蔥段、姜片、香葉。
16. 最后放入冰糖。
17. 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30-40分鐘。
18. 肉燜熟后,撿出蔥、姜、八角、香葉不要。
19. 放少許鹽,然后用旺火收汁。
20. 湯汁收凈便可出鍋。
21. 在收汁的時候,可順便把多余的油潷出留作它用,此油味道很香,可炒菜還可做其它用途。
小貼士:
紅燒肉特點:色澤紅亮、味道香濃、軟爛滑潤、肥而不膩。
溫馨提示:
1、制作紅燒肉的肉塊兒,在切的時候不宜太小,因為成品后,肉塊兒會收縮近一倍,所以,切時要掌握好肉塊的大小。
2、用水緊肉去異味時,要涼水下鍋,燒燉時要使用開水,掌握這一要領,燒出的肉會很香,否則,口感和味道都不好。
3、鹽可放可不放,鹽是為了找味兒用的,假如感覺太甜,可適當少放些鹽,醬油有的很咸可不必再放鹽了。成品吃起來,咸中帶微甜即為合適,太甜或太咸都不好。
謹記吃肉的六大禁忌
腌肉煎炸產生大量亞硝酸鹽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后,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魚、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忌吃病死的豬肉與豆豬肉
豬的胃腸<愛尬聊_創建詞條>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病豬死后的肉由于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后就可能感染發病。

豬肉浸熱水損失營養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無論吃什么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于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吃過多瘦肉易長斑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并非多多益善。
看完上面的紅燒肉的做法,你是不是已經流口水了呢?其實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松軟,入口即化。快去動手做這道美味的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