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走過》:107個故事講述40年巨變?
安徽小崗村的農民要了一個大袋子吃自己的肚子,18個紅手印帶走了億萬雙手,創造了“中國碗”里裝滿中餐的奇跡。山東壽光農民率先在冬季幫扶暖菜,引發了“菜籃子”工程,告別了中國北方冬季只有白菜和蘿卜的歷史。江蘇儀征人敢于借錢引進世界上最大的化纖生產設備,結束了中國人需要布票穿衣的時代.
央視播出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一一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開啟了中國人40年的集體記憶。全片18集107個故事,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程。
伴隨著每個故事,還有40多年來反復傳唱的40多首經典老歌,如反映農村故事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民營企業故事的《愛拼才會贏》、反映民生故事的《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這喚起觀眾對過去的回憶并產生強烈的共鳴。
這部紀錄片用真實的故事串聯起偉大的旅程,用小切口凸顯真實的感受。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等等,都忠實地記錄了短缺時期的生活困境,讓今天的人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小時候,一個家里有五個孩子的個體戶講述了一段難忘的經歷:“我們每個月都需要借生命最后幾天的錢,才能活到月底。學校應該穿黃色襯衫和藍色褲子,但是買黃色襯衫和藍色褲子需要門票。我們沒有那個門檻。我媽買了白布,放在水里煮,放在爐子上,先煮黃,再煮藍。”看到這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心一笑。后來我生活好了一點,但是為了買洗衣機或者冰箱,我不得不叫周圍的人去找票,甚至通宵排隊。北京百貨的老員工對七八十年代搶購的圖片記憶深刻。
小事和細節讓觀眾找到自己的影子,體驗改革開放帶來的真正的獲得感。
據介紹,為了把這部紀錄片拍好,記者編輯費了很大力氣,強化了雙腳、眼力、腦力和筆力,用腳步丈量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用真情實感贊美了中國人民的信心。<愛尬聊_創建詞條>在長達5個月的紀錄片拍攝過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編輯走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拍攝了1300多個小時的4K高清紀錄片素材,采訪了183位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見證者,尋找40年來人民、黨和國家之間的共鳴點。整部影片工整,充滿張力,剪輯節奏輕松,制作精良,力求完美,使《我們一起走過》成為里程碑式的作品,將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宣傳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