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避免美歐貿易戰的最后機會了?
新民晚報-沈海微信報道在美歐因貿易、能源等問題關系日益緊張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登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
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馬克龍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拜登總統上任以來,馬克龍首次訪美。此前,白宮透露,法國和美國領導人于12月1日舉行了會談。美歐貿易補貼、俄羅斯-烏克蘭沖突和能源問題將是會議的主要議題。
在外界看來,這次強調“法美友誼”的訪問,其實隱藏著“不和諧音符”。在會談中,馬克龍可能會直接面對拜登,討論美歐之間目前的一些分歧。至于結果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有美國媒體認為,這可能是避免美歐貿易戰的最后機會.
友好的氣氛掩蓋不了雙方的分歧。
自去年澳大利亞單方面撕毀與法國的核潛艇協議,并宣布與美英建立三邊伙伴關系以來,法美關系被推到了崩潰的邊緣。因此,馬克龍的訪問被一些媒體視為法美關系的“修復之旅”。
從一系列友好活動的安排來看,雙方似乎都渴望營造一種“彌合友誼”的氛圍。

拜登在推特上與馬克龍夫婦合影。來源:推特
11月30日,馬克龍和副總統哈里斯參觀了美國宇航局總部。12月1日,除了領導人會議,拜登還“大顯身手”,在白宮為馬克龍夫婦安排了高規格晚宴。12月2日,馬克龍還將訪問前法國殖民地,這里仍有濃厚的法國文化傳統。

馬克龍與副總統哈里斯一起訪問了美國宇航局總部。資料來源:GJ
但是,雖然氣氛很到位,但是雙方要直接面對的問題,一個都不能落下。有外媒指出,在美歐分歧日益明顯的背景下,雙方領導人在關鍵分歧上的積極對話讓其他展現友誼的活動黯然失色。
輿論預測,在會談中,雙方將討論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企業的負面影響、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以及歐洲的能源危機。有分析認為,馬克龍將在一些緊迫問題上表達法國乃至歐洲的擔憂,甚至希望美方做出讓步。
避免貿易沖突的最后機會?
在法方的擔憂中,與美國討論貿易保護主義、爭取歐洲企業利益被視為馬克龍此行的重中之重。
事實上,出發前,馬克龍曾直言,“我會帶著我的友誼去華盛頓,要求公平的競爭環境”。他在訪美的第一天就批評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非外交和直截了當”,稱美國的產業補貼對法國商界“極具侵略性”。英國《金融時報》稱,法國領導人帶來了一份歐盟國家對美國貿易措施的共同關切清單。
今年8月,拜登簽署了總價值750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其中一些條款規定,美國政府將為在本國制造的電動汽車相關產業提供高額補貼。

今年8月,拜登簽了《通脹削減法案》。來源:美國廣播公司
盟友的這種做法引起了歐盟國家的強烈不滿。歐盟認為,這是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的歧視,將加劇歐洲工業生產萎縮,迫使歐洲企業將生產線遷至美國,觸及歐洲發展的根本利益。馬克龍曾公開表示“這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查貝克則直言“歐盟需要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此前有媒體預測,馬克龍可能會在與拜登的會議上直接提出貿易補貼問題,試圖說服拜登放寬該法案。
有分析指出,這“將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會議”。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妥協,一場跨大西洋的貿易沖突可能不可避免
如果說核潛艇事件只是美法關系下滑的開始,那么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的一系列舉動更讓歐洲盟友心寒。
隨著美國“跟風”制裁俄羅斯,歐洲多國陷入高通脹和能源危機的窘境。而已經自顧不暇的歐洲國家不僅要向烏克蘭提供長期援助,還要為美國漲價3到4倍的天然氣買單。然后美國引進的《通脹削減法案》在歐洲人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歐洲人自然對美國的做法抱怨很多。但面對盟友的指責,美國似乎并不太當回事。

斯洛文尼亞畫家創作了一幅畫,展示了許多歐洲家庭今年冬天將面臨的情況。資料來源:euractiv
據媒體報道,在11月中旬的G20峰會上,歐盟領導人與拜登就美國的天然氣價格進行了<愛尬聊_百科知識>談判,但無果而終。
有歐洲媒體直言,在冬天感到寒冷的歐洲人已經痛苦地意識到,美國不會考慮歐洲個人的利益,拜登也不是他們真正的朋友。
馬克龍這次能否為歐洲爭取利益,會談后就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美歐之間的分歧很難通過一次會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