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上交身份證?”?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報道,自11月底以來,中國的大學已經安排學生提前回家度假。由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復雜,返鄉政策不同,大學生在返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同。有人為了趕上城市的無聲管理,連夜步行到高鐵站等車;有的人當場遇到出租車漲價,甚至被甩到高速半路;還有很多同學因為當地的“一刀切”政策,回國后不得不接受集中隔離。

2022年11月23日,鄭州東高鐵站,大學生在候車室等待返鄉。圖/視覺中國
目前,疫情高風險地區的部分學校仍在實施停課管理。后續安排提前回國的學校也開始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為學生提供專車接送、高鐵航班等便利服務。
隨著各地防疫措施的優化和“解封”,大學生開始期待返鄉政策也能有所改變。
中途搭便車。
鄭州某高校學生李佳11月21日收到學校提前放假通知。按照原計劃,學校本應在12月17日放假。那天中午她醒來的時候,朋友圈傳來提前放假的消息。晚上,輔導員和老師們召開緊急在線會議,口頭傳達通知,要求學生盡快離校回家。
“當時聽說鄭州過兩天就要靜態管理了,高速要封了。如果再不走,就只能等到封閉結束,甚至等到過年了”,李佳說。
鄭州的大學生得到消息后,開始收拾行李,訂車票。但很快他們發現部分高鐵票已被清空,市內公交和社會車輛也運力緊張,當場起價。有同學提到,平時一張50元的公交車票一度漲到200元;私家車從70元漲到500元;包車要1000多元。
為了搭車,李佳一行約了近5個小時。本來他們只需要花500元,但是司機覺得不值得,就繞過平臺私下加價到600元。25塊錢大家都多付,但不多。李佳和他的同學同意了<愛尬聊_知識大全>這個請求。但他們沒想到,司機開到一半,又坐在地上,把價格提高到800元。
“理論了半天,我按了40元的價格,他就把我們扔在高速公路上了。”李佳想起那天天氣有霧,幾個人又餓又困,只好推著行李往前走。一家人上不了高速,因為疫情控制,路上沒有車輛,第二輛車到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了。
下午5點,李終于回到了新鄉老家。在此之前,她只吃了兩條面包,幾塊餅干,喝了一瓶礦泉水。
目前,各地高校紛紛提前放假,很多學生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返鄉困難。比如河北石家莊多所高校緊急放假,要求學生盡快離校。很多同學連夜離校,甚至拖著行李箱步行去車站。位于甘肅省的蘭州財經大學11月30日發布通知稱,除研究生外的所有學生將于12月6日前離校。
因為很多高校都是連夜或者緊急發布公告,讓學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有的人買不到票,離校后回不了學校。他們一度被困在火車站。半夜有一些學生在街上游蕩。
但是,也有一些大學和地方政府優化返鄉政策。比如哈工大提出,學生回國要遵循自愿原則。同時還增加了回國核酸專項測試,組織包機fli
不同地方對大學生回鄉隔離的要求不同。有的城市要求大學生回國前48小時報到,落地后最多只需要在家隔離7天。如果不具備條件,可以免費隔離觀察。有的地方要求學生一個人住在家里,還要安排在農村菜地的草堆、老房子等地方。
但在一些地方,所有從外地回來的學生都要接受集中隔離,甚至是有償隔離。在青海門源縣政府的官方網站上,一名網民抱怨說,當地大學生放假回家后都被自費集中隔離。每天酒店費用80元,餐費50元,“完全不符合國家隔離政策”。當地政府的答復是,外地歸國人員多,隔離點的租用費用已經不能滿足日常運營。所以隔離人員是收費的。住宿費本來在150元。對于學生,已經給了折扣。
曾在其他省份學習的冉立在回到陜西漢中老家之前通過電話咨詢了隔離政策。該社區成員告訴他,除了提前報告,無論高風險還是低風險,外出返鄉人員都需要實施5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隔離措施,隔離費用需要個人承擔。

漢中學生回國后,當地要求集中隔離。圖/由受訪者提供
11月28日下午,當他抵達漢中高鐵站時,冉立經歷了一個“繁瑣”的防控登記過程。出站后,所有乘客被帶到車站大廳。他們先是出示了出行編碼,然后上交了身份證,配合市級防疫人員登記信息。
有人向冉立的一名工作人員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上交身份證?有沒有相應的實施文件?對方只是告訴他,作為基層工作人員,他只是執行命令,公章文件是保密的,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里,冉立經歷了兩輪人工信息登記:核酸檢測、區縣級和家鄉。這期間車站“人山人海,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在漫長的等待中,人們越來越焦慮,防疫人員也顯得力不從心。"每個人都情緒激動,指揮官的聲音嘶啞。"
“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疫情防控,但如果車站出現陽性病例,這一幕肯定會增加感染風險”。后來,冉立聽說那天在車站的人群中確實有陽性感染。“這可能也是防疫人員亂了手腳的原因。”
直到凌晨時分,冉立終于上了轉車,被送到了縣城安排的隔離賓館。入住后已經是第二天兩三點了。酒店是在短時間內新裝修的,符合當地的防疫政策。水不夠熱,不能洗澡,排水不暢。盡管如此,五天的食宿費還是在600元。
這一天,冉立錯過了幾門重要的專業課,沒能及時交期末考試包含的作業。他不得不一個接一個地向各科老師請假,說明自己的特殊情況。
12月4日,剛剛自費隔離完的冉立得知防疫政策又變了,他所在的縣免除了大學生集中隔離的費用。當天回到漢中的小月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只需要自費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4天。然而,從該省Xi安回家的學生不再需要集中隔離。
除了漢中,陜西商洛、上饒、江西等地,返鄉大學生表示同樣的情況存在。歸國留學生發現,不同時間回家,可能面臨不同的隔離“待遇”。他們試圖通過社交平臺、國務院小程序和地方投訴電話引用國務院“二十條”和“九不”來表達他們的要求。如果他們
在社交平臺上,很多同學發布了消息。蘇州某大學的陳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11月29日左右,學校出現核酸異常后,開始實施封床措施。除了下樓做核酸和拿飯,學生們不再被允許出去睡覺。12月4日,學校恢復正常管控,但離校審批依然嚴格。后來有學院通知繼續網上教學,有的考試提前了。
目前蘇州本地確診人數還在個位數增長,學校允許期末考試延期。但是,提前回家不能作為推遲考試的理由。陳力說,很多學生擔心,如果后續疫情沒有好轉,元旦前后春節假期開始,學生返鄉會更加困難。
重慶的一些大學生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但11月底,針對學生的訴求,重慶大學發布通知,同意學生自愿返鄉,提供班車等服務,同時發放餐費補貼,開放自習室和健身房等。
重慶大學的楊琦(音譯)說,今年秋天開學后不久,學校就開始關閉學校。11月初,學校轉正后,所有學生都被封在宿舍,體育館、自習室等地方也關閉了。后來,疫情得到控制,但出于謹慎,學校仍然關閉。隨著假期的臨近,一些有實習需求的學生不得不拒絕就業機會,畢業生也是如此,因此失去了就業機會。“大學生活又回到了高中時代”。
12月4日,楊琦飛回老家,開始為期7天的集中隔離。隨著疫情控制的逐步放松,她開始規劃下學期的安排。她想重新申請那個想了很久卻沒有得到的實習機會。她想找個錄音棚錄一首編了很久的活動主題曲。她也期待參加明年海浪電影節的志愿者活動。這些都是因為疫情耽誤上學的一部分。“希望我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