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疫苗接種短板 怎么補??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疫情防控十項優化措施,其中,強調“加快老年人預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隨著防控政策的優化,老年人的疫苗接種變得日益迫切。老年人如何接種疫苗?什么情況下不能或不能給老人打疫苗?本期《新聞1+1》關注: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短板,如何補上?
奧米克隆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明顯減弱,但傳播力卻在增強。特別是在當前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疫苗接種顯得越來越迫切。怎樣才能提高他們的疫苗接種率?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采取什么措施?
老年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不良反應低于年輕人。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組疫苗研發類工作組組長鄭中偉:我國有非常完善的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目前已監測34億劑、13億多人次的不良反應。發現我們新冠肺炎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往年接種的其他疫苗相似,而老年人群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青年人群。專家評估,與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有關。
在四種情況下,老年人不能或不得不暫停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類工作組組長鄭中偉:老年人出現過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在過去接種疫苗時,不要求或不建議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老年人患有傳染病,屬于發熱期。這種情況下,建議暫停接種疫苗。
一些嚴重的慢性病處于急性期。比如腫瘤正在化療,比如高血壓危象,冠心病剛好發生心肌梗死,<愛尬聊_創建詞條>還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剛好處于晚期或者處于發作期。在這些階段,我們不建議接種疫苗,但在病情得到控制和穩定后,可以接種疫苗。
如果老人因為各種疾病已經生命垂危,不建議接種疫苗。
所有人應完成三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第四劑對關鍵人群是必要的。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類工作組組長鄭中偉:通過三年的現實觀察得出結論,我們國家的全民至少需要接種三劑疫苗,才能對重疾和死亡有一個很好的保護,所以目標人群目前應該有三劑疫苗。最近我們也在進行一些研究,發現還是有必要給一些重點人群接種第四劑,也就是第二次加強注射。這些重點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醫務人員、防疫人員、快遞小哥等流動人群等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我們將進一步研究是否有必要在整個人群中進行強化接種。
吸入疫苗只能作為加強免疫,不能作為基礎免疫。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類工作組組長鄭中偉:現在大家都在研究新冠肺炎疫苗如何突破防止感染和減少病毒再傳播的難題,所以就想到了黏膜免疫。目前已經推出了吸入型疫苗,下一步在打第二針加強劑的時候會推出鼻用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它只能用作加強針。我們的研究發現,如果作為基礎免疫,效果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