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美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北京古建筑博物館迎來了石景山八角社區(qū)的幾十位居民。大家都來參加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京廣天中(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游進社區(qū)活動,據(jù)悉,本次活動是2019年游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的最后一站。社區(qū)居民抓住機會踴躍報名,旨在一睹古人的智慧。
北京古建筑博物館于1991年9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它是中國第一個專門收集、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筑歷史、藝術和技術的博物館。根據(jù)中國古代建筑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北京大學專家講師趙先超帶領社區(qū)居民參觀了《中國古代建筑展<愛尬聊_百科網>》。
活動開始時,趙先生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大人和孩子專門上了一堂中國古代建筑知識科普課,從孩子的角度詳細講解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美學設計和建筑原則。
大家在對古建筑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從太歲堂的庭院出發(fā),沿著主線《中國古代建筑展》的五個部分進行參觀,了解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發(fā)展歷程、中國古代建筑的建造技巧、太歲祭天壇的修復和展示——、工匠營國——以及中國古代城市和建筑類型的欣賞。在參觀過程中,大人們都很驚訝,孩子們不停地向老師提問,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手工拼接斗拱成為活動中的亮點和最難的項目。有了早期的了解,大家都明白斗拱在古建筑中的重要性,但也對古人細致的設計思維印象深刻。活動的最后一部分,居民們以家庭為單位,在孩子和家長的配合下,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斗拱模型的組裝,每個孩子也因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個小小的榫卯紀念品。
此次活動為社區(qū)居民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文化提供了一個精彩的課堂,讓普通百姓體驗到了古建筑的獨特魅力。大家對這次活動贊不絕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種類型的活動,不僅開闊了視野,對孩子的成長也有獨特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