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能從愉快的賣書到愉快的賣電子書嗎??
當當網首席執行官李國慶
這不是當當在數字閱讀上的第一次努力,但似乎是最靠譜的一次。
1月6日,在當當網發布供應商大會上,當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CEO李國慶將負責打造一批新的數字閱讀產品,重點通過投資孵化100家小微工作室,加速移動互聯網時代輕閱讀的發展。李國慶表示,未來,它將力爭占據60%以上的正版閱讀市場。同時,當當還將進軍原創領域,簽約培養優秀原創作者,同步開發電影、網絡游戲及衍生品。
當當網數字閱讀負責人表示,除夕之夜,當當網內部架構進行了重組,數字閱讀業務將獨立運營,新辦公空間也將成為小微工作室的孵化基地。據了解,當當網也將進軍在線教育市場。除了當當擅長的教材、輔材電子化內容外,還將與在線教育公司合作推出包括多媒體教學、數字題庫、在線批改等整體解決方案。
看來當當要認真了。但是了解當當網的人還是要問兩個自然的問題。為什么這個圖書領域資源豐富的老牌電商公司,在數字閱讀的浪潮中卻如此緩慢?這些年李國慶在數字閱讀方面做了什么?
電子書肉搏京東
當當在數字閱讀領域最早的布局來自于實體圖書的電子化,這也是合理的。
圖書業務一直是這家很早就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老牌電商公司的核心。當當網2014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當當網總凈收入為20.028億元,其中媒體產品收入為13.205億元,同比增長26.3%。另有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當當圖書品類半年銷量首次突破1億冊,達到1.6億冊,銷量也同比增長40%以上。這意味著當當在中國圖書市場仍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0年11月,當當網在上市前夕宣布推出電子書業務。四年后,李國慶在一年一度的數字出版大會上表示,2013年,電子書銷量和下載量占當當所有圖書銷量的10%,2014年,這一比例已擴大至20%。
然而,隨著電商公司在圖書領域的布局,電子書市場已經成為電商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2月20日,JD.COM商城電子書平臺正式上線。同日,當當網宣布擴充10萬本電子書;同年4月中旬,淘寶書店正式上線;不久之后,蘇寧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子書平臺。
在國外,圖書電商直接與作者簽約的情況并不少見。電商巨頭亞馬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7年第一款Kindle發布后,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了圖書經濟學,開創了“亞馬遜”模式:跨過出版社,直接與作者簽約,支付作者45%-50%的書價。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傳統出版社給予作者的報酬。
在中國,讓電子書盈利仍然非常困難。在2013年的一次行業會議上,當當網副總裁達蒙曾表示,當當網電子書在2010年底上線,到2012年底,銷售收入已經達到300萬,但電子書的處理成本卻接近500萬。
更讓當當感到頭疼的是,以JD.COM為首的其他電商平臺屢屢在電子書領域掀起價格戰浪潮,免費或限制免費等活動頻繁出現在全網。
這是當當在數字閱讀領域的第一槍,勢頭很大。但并不是特別突出,因為它被困在了其他幾個電商平臺的近距離戰斗中。
都看與kindle
當當在數字閱讀領域的第二拳是硬件。與仍然是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的電子書相比,硬件帶來的結果算不了什么。
2012年7月,當當網推出了首款名為“快看Doucon”的電子閱讀器,售價499元,6英寸屏幕。支持PDF、EPUB、HTML、TXT等電子書格式,可通過3G購買當當電子書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時當當數字圖書館可供瀏覽下載的電子書有10萬本。與當時一些主流的網絡文學平臺不同,當當電子書更側重于提供傳統內容。
這是一個微妙的節點。此時,電子書巨頭kindle尚未進入中國,而曾經是中國電子書驕傲的漢化正在加速衰落。李國慶給出的吸引kindle關注的原因是只有中國人更懂中文。
雖然很多網民表示不看好,但奇虎360董事長周曾表示,“我對數字閱讀并不悲觀,但考慮到中國國情,我認為專業電子閱讀器在中國沒有發展空間。”在他看來,“帶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兩部手機之后,就不想帶著電子書閱讀器出門了。”
但根據數據顯示,當時美國使用的電子閱讀器與平板電腦的比例為2,333,603,電子閱讀器待機時間長、不傷眼等特點更接近紙質書的閱讀體驗,這也是平板電腦和手機不可替代的優勢。
這也是當當看好電子閱讀器市場的最重要原因。再加上當當在國內圖書出版、讀者眾多方面的優勢,甚至有評論認為,所有讀者都可以搶占kindle之前的電子閱讀器市場的主導地位,通過硬件推動其背后內容生產的發展。
愿望是美好的,但看著糟糕的閱讀體驗粉碎了這一切。2013年,當當推出第二代嘗試打撈沉船,但在市場上依然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即使目前還沒有kindle在中國銷量的官方數據,但從各種電商平臺的銷量可以看出,kindle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電子閱讀器。至于當當。com,自己的平臺上沒有消息。
IP搶奪戰
李國慶非常清楚,電子書取代紙質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在很多公開場合不止一次強調過這件事。據當當內部人士告訴騰訊科技,當當推數字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版權。
當當網此前曾
在簽約作者方面有過搖擺,在初涉電子書領域時,當當網高層曾經明確表示不會繞過出版社與作者直接簽約,認為這會破壞當當網與出版機構之間的利益關系。不過這一切在去年開始打破,2014年年中,當當網正式宣布與鄭淵潔簽約,這也是當當首次繞過出版社簽約作者。這或許意味著對于當當網來說,IP的重要意義開始壓過和出版機構的利益關系。
此時當當的原創事業部已經開始推動,目標直指網絡文學,成員則來自多家網絡文學平臺前員工。當當網副總裁姚丹騫則表示在獲取版權資源后,當當網將通過圖書出版來涉足影視、手游等文化產業。
不過這是一片紅到不能再紅的紅海,且不說那些背后資金雄厚的游戲企業,單說網絡文學就已經有三大巨頭橫亙在當當網面前。2013年起點中文網團隊出走并加入騰訊、百度收購縱橫中文網,再加上老牌巨頭盛大,構成了中國網絡文學前三強。
顯然,后起家的當當網和巨頭們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不過聰明的當當網找到了另一條出路,目前教育等垂直細分領域還算是數字閱讀的真空地帶,當當將通過數字閱讀領域把自己在教輔類圖書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同時還將跟其他在線教育類公司進行深層次合作。
從愉快的賣書到愉快的賣電子書,當當網要走的路還<愛尬聊_百科詞條>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