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高中生輟學做游戲,造就了一場互聯網狂歡[游戲]?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游戲葡萄(ID:youxiputao),作者:嚴錦彥,授權轉載發布。
“我,16歲高中生輟學,創建工作室開發游戲。”
“魯迅尚能以筆為矛,我也能以游戲為光。”
“兩年半后,我要向所有瞧不起我的人證明自己。”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些話,大概率會以為這是某個王道漫畫或小說的開場。實際上,這出自B站一位up主「Silence默不作聲」在1月30日上傳的視頻。
16歲、輟學、開發游戲……數個流量密碼,搭配上老師、大眾的質疑以及家人的支持聲,以一段純文字快閃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個視頻火了。
這不是默不作聲第一次爆火。2個月前他的第一則視頻「夢開始的地方」,就以類似的剪輯手法和腳本,幫他收獲了百萬播放量。視頻底下高贊評論中,不乏與他分享獨立游戲開發知識,共同勉勵的話語,而他所創立的“獨立工作室”MOJI工作室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加入。
但與第一期視頻不同的是,這次輿論沒有再站在他那一側。面對鋪天蓋地的勸學、批評、指責,他在5天后發布了一則道歉視頻,聲稱“這只是自己的選擇,無意引導他人輟學,會堅持把游戲做下去。”
在這之后,默不作聲沒有再對外發聲,但互聯網的熱梗傳播與狂歡卻還在繼續。
01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默不作聲在B站還有一個粉絲數只有9的小號。這個賬號記錄了默不作聲早期的創作經歷。
最早,默不作聲是一名《我的世界》的視頻作者,在抖音上發布過幾條剪輯視頻后,不溫不火。有人和他說,你應該去B站,那里支持高質量視頻。
2022年1月,他在B站連續發布了4段剪輯視頻。在第一個視頻中,他提到自己想要成為下一個ICE——他指的是《我的世界》的一位大up主,在B站上有著60萬粉絲,其視頻播放量平均達到100萬。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B站上的4條視頻,在發布后的幾天里,播放量都沒有超過兩位數,甚至有兩個視頻的播放量還是0。
默不作聲想不明白。他說,自己明明很努力做視頻了,為什么高質卻不火。“可能因為我是新人吧,畢竟B站不缺大作,好運也不會降臨在我身上……”
或許是想要抱團取暖,他后來加入了《我的世界》社區的一個視頻及Mod團隊SLATT工作室。SLATT里主管視頻創作的「HYN-極致」,曾創作過好幾條百萬播放的視頻,他評價默不作聲,“視頻做得確實可以,也愿意學習交流,但播放量一直不是很高。”
為了不在一棵樹上吊死,默不作聲放棄了視頻創作,轉而開始學習《我的世界》組件開發。這次,幸運女神好像終于眷顧了他。
雖然沒有開發出特別高質的組件,但他的創意得到了玩家的認可,比如使用各種自然材質做的隱藏門,就獲得了100萬+的下載量。而通過這些組件開發,默不作聲也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加在一起接近6000元。
去年年底,他突然找到SLATT工作室的負責人斯基說,《我的世界》熱度不行了,自己要換個方向,有個非常大膽的想法,“我要做獨立游戲。兩年半做出來,就用假期,加上之前賺的6000塊錢。”
誰也不知道默不作聲為什么突然要做這個決定。據HYN-極致回憶,在那之前,默不作聲很少講過要開發獨立游戲的事情。
更加沒想到的是,他宣布要做獨立游戲的第一個視頻火了。
據他視頻中描述,這款項目名暫定為《UnSilenced 不再沉默》的作品,是一款3D的互動敘事游戲,內容將取材自一切真實經歷,還原中國學生在校園中的喜怒哀樂,角色的外貌、成績、家庭背景,以及一切選擇,都將以蝴蝶效應的方式影響結局。
“看似普通的游戲,背后是學業的壓力、同學的偏見、老師的不公、家長的封建、人性的險惡、教育的失敗、殘酷的現實。”
或許是被游戲描述所打動,或許是被16歲少年的游戲夢所鼓舞,評論區里的支持聲此起彼伏。MOJI工作室開了一群、二群、三群,200多號群友為游戲群策群力,文案組、審核組、程序組、美術組等等“部門”通過網絡協作制作游戲。
默不作聲自己可能也沒想到,曾經做了那么多《我的世界》視頻都沒能爆火,這次一下就收獲了近百萬播放。
在那之后的一周里,他以將近一天一個視頻的更新速度,匯報著游戲的愿景和開發進度,每個視頻都保持了一貫的風格,同樣也獲得了不俗的流量。一個月的時間,默不作聲的粉絲數從0飆升至10萬。
直到過完年,他發布了輟學視頻。
02
說實話,如今在B站上“做游戲”的up主已經數不勝數了。在獨立游戲有限的成本下,出道成為up主,分享開發日志,在前期就能積累不少粉絲,這顯然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游戲宣傳方式。
但是,在洶涌無比的流量面前,最后能支撐你不被反噬的,還是產品。
在開發了近兩個月時,默不作聲展示了一個“非正式demo”。這個demo著重展示了游戲的校園場景以及人物角色,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它也只有這些內容了。玩家只能操控角色在校園里四處跑動,沒有任何劇情與交互玩法。
當然,這并不是說“步行模擬器”不好,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指責新手開發者。但我們不妨通過這個demo來判斷他的工作效率與成功的可能性。
如默不作聲本人所說,游戲里面的素材大部分都來源于引擎商店,他做的工作更多是通過PS加工修改,調整素材的材質,研究光照烘焙。但實際上,教室內的場景貼圖出現了不少日語字樣,也就是說,默不作聲在拼接貼圖時其實并沒有仔細審查,直接拿來就用了。
而在游戲性和用戶體驗方面,他說在努力了兩周后,初步解決了優化問題,降低了游玩配置的門檻,但從視頻觀感上看,游戲的流暢度依然有限,鏡頭的角度也相對奇怪。并且,有網友在拿到演示包體進行拆包后發現,默不作聲一共只寫了十行代碼,均為鼠標隱藏等無關游戲性的功能。
不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上當然有天才,歷史上也不乏年少輟學卻大有所成的案例,但從這個demo表現來看,默不作聲應該還不屬于天才的行列。
而且在輟學視頻中,他還曾提到自己家境并不富裕。在這種情況下,默不作聲選擇輟學,有人說他是中二過頭了,有人說他本質是厭學,以開發游戲為借口逃避,但不管怎樣,這個決定都不理智。
于是,互聯網開始上演了一場大型勸學,不少獨立游戲人紛紛現身說法。
《拯救大魔王》系列制作人夜神說話表示,他16歲的時候已經在寫小說了,大學畢業后也走上了獨立游戲的道路。但暫且不論獨立游戲的資金鏈問題,現在回過頭去看16歲時寫的東西,根本不夠格做成游戲劇本。而《UnSilenced 不再沉默》還想要對標《奇異人生》,實在太難。
零創工作室創始人稽零在16歲輟學創業,運營過小說網站,做過漫畫企劃,最后輾轉多年,靠著投資人的錢在23歲才做出了第一款游戲《葬花:暗黑桃花源》。他說,在16歲第一次創業失敗后,如果不是自己家境不錯,能去國外讀書,可能自己早就失敗了。
更現實的一個例子是,B站上一位名為「混沌之神-最終虛妄」的女性up主,曾在14歲時用UE4做了一款3D獸娘的ACT游戲。但盡管是美少女開發3D獸娘這種喜聞樂見的流量故事,也并沒有給游戲銷量帶來任何幫助。
在一眾up主發表視頻、文章勸學后,「我,16歲高中生,輟學做游戲」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引導輟學、炒作流量”各種聲音涌現。2月4日,默不作聲發布了道歉視頻,隨后便不再更新動態。
只不過,這場“鬧劇”還沒結束,一場互聯網的狂歡還在繼續。
03
在默不作聲視頻爆火后,互聯網上最早出現的,是上述所說的勸學視頻。
這些視頻大多來自于游戲從業者與玩家,他們以自己的經驗、視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分析著輟學做游戲的可能性與弊端。盡管有些言辭激烈者,你大抵也能看出,他是真心為這件事感到憤怒與惋惜。
不過,互聯網上從來不乏樂子人。如果只是按照傳統路數去講道理,那顯然埋沒了他們的才能。
于是,勸學大隊分裂出了一支速通分隊。他們可能是游戲開發者,通曉游戲制作門道。在照著默不作聲的視頻、演示包,扒下游戲素材后,他們開始挑戰誰能在最短時間內還原出demo。
當然,想要參與這個速通挑戰,門檻實在有點高。為了能起到一樣的諷刺效果,不少人開始模仿起了默不作聲的視頻風格。
黑色背景加上幾行高亮顏色的大字,結合「我,16歲,高中生,輟學」的關鍵詞,再配上一段鼓舞人心的BGM,可謂是參透了原作者的流量密碼。
于是在B站上,這幾天開始出現了一群16歲輟學高中生。他們有人要自學圍棋戰勝AlphaGo,有人要學習制造核反應堆,有人要自主研發太空電梯,還有人要一統艾澤拉斯大陸。
當這些視頻涌現后,不少人發現「我,16歲,高中生,輟學」這幾個關鍵詞似乎還真挺好用的。
有人開始用來宣傳自己的作品。
有人開始使用這個句式,表達自己的理想,分享自己的生活。
有人拿來做成了二創曲。
甚至,還有人僅是將簡陋的鬼畜素材,與默不作聲聯系起來,就能收獲不俗的播放量。
在這個向來推崇流量的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人看上了這個流量密碼。
有人把B站ID和頭像換成了默不作聲的高仿號,主頁視頻卻與輟學事件毫無瓜葛。
有人則干脆表明自己的態度,就是要狠狠地蹭一波熱度,希望能為自己的視頻增加播放量。
在各種成分復雜的up主涌入后,「我,16歲,高中生,輟學」遍地可見。這些視頻最早或許是為了勸學、為了讓更多人不要走上彎路,但發展到如今,誰也不知道其代表的到底是對輟學事件的關注,還是單純的流量生意。
它就好像「我24歲,是學生」一樣,最后發展成了一個新的互聯網meme。
在互聯網熱梗的快速傳播下,我們不知道這場互聯網狂歡會持續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下一個熱梗又會是什么。同樣不知道,也沒人在意的是,默不作聲現在到底怎樣了。
或許默不作聲自己也沒想到,他深諳流量之道,最后卻被自己創造的流量洪流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