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暨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大學生競賽,2022年度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反食品浪費]?
3月25日,反食品浪費暨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大學生競賽2022年度全國總決賽圓滿收官。來自全國17個省市區分站賽的高校冠軍隊與北京主會場連線,展開激烈的“云端對決”。最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代表隊獲得總冠軍,浙江大學代表隊、鄭州大學代表隊分別獲得亞軍、季軍。本屆總決賽進一步提升賽事內涵,融入反食品浪費主題,旨在以大學生群體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反食品浪費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2022年度全國總決賽獲獎高校
競賽倡導“以賽促學 以學促行”主題口號,在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的指導下,由中國市場監管報社、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百勝中國和支付寶答答星球共同舉辦,被列入2022年全國食安周重點活動之一。從去年9月1日練習賽啟動到總決賽,半年的時間內,反食品浪費、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走向了更多地區、惠及了更廣泛的學生。競賽活動在練習賽階段就吸引了343.2萬人參與答題,而面向大學生的分站賽則有371所高校參與,參賽學校數量較上屆增長了165%。
制止餐飲浪費是比賽相較于往屆新增的一大亮點。此外,競賽也增設了與反食品浪費相關的題目。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司長孫會川為活動致辭,他表示,在青年人人生觀、道德觀及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傳播、普及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既有利于年輕一代樹立文明、健康、理性、安全的消費理念,也有利于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同時還有利于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從今年開始,大賽又加入了反食品浪費的主題和相關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司長孫會川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認為,食品供應鏈的不完善和過度消費是導致食品浪費的兩大主因,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雙輪驅動是有效減少和避免食品浪費的重要法寶。一方面以“科技人才創新”三位一體的戰略思維,充分發揮食品工業深加工優勢,積極開展糧食儲藏、物流、加工等領域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通過“藏糧于食品”工程實現“節糧減損”目標。另一方面,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團體都應承擔起責任來,通過加強科普宣傳教育,號召公眾在日常實踐中體現中華民族的勤儉節約傳統美德,而競賽正是對反食品浪費在科學普及層面鮮活的實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致辭
螞蟻集團合規部總經理盧科鋒認為,節儉始于心,反浪費踐于行。大學生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建設者、服務者和推動者,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將深刻影響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圍繞大學生群體普及反食品浪費及食品安全知識,有利于帶動更多消費者參與社會共治,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文化,增強公眾反食品浪費意識,在全社會樹立文明風尚。
螞蟻集團合規部總經理盧科鋒致辭
本屆總決賽設置了必答題、競速題、視頻創作題、搶答題、風險題共5輪比拼。在競速題“越快答對得分越多”環節,戰隊獲得單題最高分的答題時間從上屆的5秒縮短至3秒;同時,賽制首次增加搶答題環節,搶到答題機會的戰隊,答對加分,答錯扣分,綜合考驗同學們對反食品浪費、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理解程度及反應能力。而在科普視頻題環節,同學們在闡述主題及與專家們互動時所展現出的專業自信,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各高校代表隊在分會場參加總決賽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各地分站賽精彩紛呈。浙江省分站賽設置了亞運知識競賽環節,地方高校對于有機會參與亞運,展現出非常高的熱情;在廣東省,分站賽首次融入了結合科技感與潮流文化的元宇宙場景,新穎且年輕化的辦賽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參賽興趣;河南省分站賽則以“營養均衡、合理搭配、按需點餐”為命題,由大學生為不同群體設計營養菜單,引導同學們把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而在四川成都,通過分站賽競賽選拔的專業學生被當地食安辦授予“食安志愿者”稱號。一場競賽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有效地推動了大學生繼續在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領域發光發熱。
來自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的沈謙君同學說:“總決賽融入反食品浪費的主題,這對我加深勤儉節約的意識有很大幫助,未來一定會在校園內和‘朋友圈’繼續倡導節約糧食好習慣。”比賽指導老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朱惠蓮教授表示,青年強則中國強,本次大賽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把教科書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更好應用于營養與食品安全的實踐中,而且對提升大學生踐行平衡健康的膳食模式,推進健康中國的發展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