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遭“噩夢” 未成年人網絡行為面臨諸多風險?
未成年人的網絡行為面臨著很多風險
《虛擬空間的罌粟花漫畫/高岳
□本報記者周宵鵬
假期開始網絡生活的中學女性在網上認識了自稱15歲的陽光少年,無法忍受甜言蜜語和軟泡,給對方發送了裸照,成為噩夢的開始。河北省張家口市警察最近調查的事件中,所謂的少年竟然是年過四十的男性。男子因猥褻兒童被判刑,但受害女子的心理長期難以平息。
《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人網民中遭遇網絡暴力的比例達到15.6%的未成年人網民中,網絡中遭遇違法不良信息的比例達到30.3%。相關事件的不斷發生,保護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網絡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分組審議,對“網絡保護”專章表示肯定。相關專家表示,兒童網絡行為正面臨諸多風險,在立法保護的同時,要落實兒童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注重對家庭的網絡素養教育,推動網絡素養教育有針對性和差異化地開展。
孩子不能完全遠離網絡風險
臥室文化,家住河北衡水的劉先生聽到這個新詞時,立刻感覺和自己的兒子這么合適。平時上學也沒關系。晚上做作業沒有時間。到了周末就呆在臥室里,拿著手機玩。我們也不知道他在手機上看到了什么問他也不說。劉先生對記者說。
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孩子習慣躺在臥室里用手機上網,網絡行為更加個人、隱私,監督也更少,成為當前未成年人上網的主要形式。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表的《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稱,世界互聯網用戶中約3分之1為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團中央權益部聯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于2019年3月發布《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網民規模為1.69億人,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達到93.7%。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2.0%,多帶帶擁有上網設備的比例達到77.6%,其中擁有手機的比例為69.7%。
而另一個事實是,我國兒童網絡行為目前正面臨著諸多風險。2019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創新發展白皮書》披露,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接觸網絡不良信息。電子游戲中的色情、暴力、賭博等不良內容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頻繁的校園欺凌惡性事件中,網絡欺凌越來越嚴重。同時,約6成的未成年人受害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正常接觸網絡不良信息。
2018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公司發表的《新時代少女和家庭網絡素養調查報告》提供了更令人震驚的數據。少女遇到色情信息騷擾的比例達到29.3%的少女遇到網絡欺詐信息、網絡暴力罵人、陌生人約會的比例分別為35.9%、24.1%、11.5%的少女向父母、老師和祖先群體反映的比例極低,不足10%。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張雪梅表示,兒童面臨的具體網絡風險包括網絡欺凌和惡意攻擊、網絡欺詐、網絡兒童性侵犯、網絡兒童性剝削等網絡違法侵犯。暴力恐怖信息、色情淫穢信息、價值觀扭曲信息、網絡虛假信息等不良信息的影響,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網絡隱私侵犯、網絡迷戀和誘發違法犯罪等。
沒有任何上網的孩子可以完全遠離網絡風險。張雪梅坦白說,無論孩子暴露在不健康、不合適的內容面前,還是通過網絡與危險的人在線接觸,受到網絡的影響進行危險活動,孩子的網絡風險的來源只有攻擊和暴力、性侵犯、商業剝削三種。
專章立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搶劫他人財產,在街上吵架,攔截兒童征收保護費,騎摩托車在縣里搖晃市場……2017年,邢臺市巨鹿縣公安局丟失了3名青少年合作會犯罪組織,幾名剛成年的領導人最終被判刑這些所謂合作會的起源,是因為未成年人們沉迷于現場直播和短視頻App,從網絡到現實生活。
最近,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其中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全面規范網絡保護理念、網絡環境管理、網絡企業責任、網絡信息管理、個人網絡信息保護、網絡迷戀防治、網絡欺凌和侵害防治等,實現未成年人在線全面保護。
作為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的一大亮點,網絡保護專章對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有害網游整治等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同時,組審議時,參加者建議進一步增加企業、政府等相關主體的責任,加強網絡短片監督,進一步加大對網絡受害者的處罰力度。
內容低俗的色情模仿危險行為、網絡沉迷……在實踐中,網絡轉播短視頻領域已經出現了許多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甚至在內容負面影響、時間沉迷等方面都超越了網絡游戲。因此,參加者建議將網絡轉播的短片納入監督范圍,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和網絡轉播的短片進行時間管理,具體方法由國務院規定。
2018年底,有關部門對網絡游戲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許多網絡游戲存在黃、賭博、暴力、丑化歧視、容易中毒等問題,甚至有些游戲掛著教育招牌,在學校普及。目前,網絡游戲的監督和等級缺乏強制性,通報和管理渠道不暢,對違法企業的追究力度也不足。張雪梅說。
針對網絡保護對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的相關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劉修文認為,這些規定比較籠統和原則,需要進一步強調和加強對網絡游戲的管理,進一步加強網絡游戲開發人員、服務人員、網絡平臺等相關企業的責任和監護人、學校、教師、政府部門等監督管理責任。
劉修文建議進一步加強和明確網絡游戲相關企業的責任,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衷心期待進一步壓迫網絡游戲開發者、經營者、網絡平臺的責任,進一步壓迫學校、教師、政府部門、家長、家庭責任。劉修文說。
完善網絡保護機制體系建設
如何讓兒子遠離手機,遠離網絡,成為劉先生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但是,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父母對孩子的服務程度越來越低,對孩子的網絡限制也越來越無力。
我現在能做的不僅僅是嘮叨,還只能在孩子常用的應用程序上打開青少年模式。但遺憾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感興趣的App都有這個功能。”劉先生說。
在張雪梅看來,未成年人是如今這個網絡時代的“原住民”,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不可能完全遠離網絡,視網絡為洪水猛獸而“斷網”的教育方式是不現實的。
應對多種互聯網風險,需要方式多樣化,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行為,還要關注技術解決方案。最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婦女報社共同主辦的兒童網絡保護媒體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張雪梅在會議上表示,保護兒童網絡安全的措施應全面協調,吸收父母、教師、政府、企業、兒童自身等能夠在兒童安全保護中發揮作用。
張雪梅提出,要完善網絡保護機制體系化建設,引導和培養向上向好的網絡文化,落實兒童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推動網絡素養教育有針對性和差異化的開展,將兒童網絡安全保護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重視家庭網絡素養教育。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為孩子創造了巨大的機遇,但也給孩子的安全和福利帶來了風險。我們必須確保互聯網的管理和網絡安全議程能夠充分保護兒童的權利,特別是確保兒童網絡安全放在核心位置。最近在浙江烏鎮召開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副執行主任奧馬爾·阿卜迪在網上未成年人保護和生態管理的論壇上說。
張雪梅表示,在兒童網絡保護中,必須建立以兒童權利為導向的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理念,構建堵塞結合的兒童網絡保護體<愛尬聊_百科大全>系,構建多方共治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制。
如何將兒童安全放在核心位置,如何實現兒童權益的最大化?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想:如果你面對你的孩子,你會這樣做嗎?”張雪梅說。
【編輯:張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