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4自考馬克思?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備考2024自考馬克思”的應用場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將相關資料進行了分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文章目錄列表:
1.2022年10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匯總2.40天能把馬克思主義學會考試嗎3.自考教材馬克思?4.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資料名詞解釋部分(4)5.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鞏固試題及答案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匯總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各位考生準備的怎么樣了呢?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在最后的時間更好的備考自考,我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10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匯總”,可供各位考生參考。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匯總1.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為他們的后繼者所發展的,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2.馬克思主義主要組成部分的直接理論來源
(1)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有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2)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
(3)英法兩國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有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
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類
(1)唯物主義哲學經歷的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原子論、元氣說)、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原子是本原、機械運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物質是萬物本原)。
(2)主觀唯心主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覺的集合”、“心外無物”、“天地萬物皆在吾心中”。客觀唯心主義:理在事先;“絕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4.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
(1)第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本原、哪個是第一性的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2)第二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區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5.運動和物質
(1)否認物質的運動和運動的絕對性,必然導致形而上學。
(2)否認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或主體,必然導致唯心主義。
(3)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6.實踐的本質、特點、形式和作用
(1)本質: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活動。
(2)特點:客觀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3)三種基本形式:物質生產實踐(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
7.對立統一規律
(1)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和斗爭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規律。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
(4)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8.否定之否定規律
(1)我國對于傳統文化采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體現了辯證的否定觀。
(2)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9.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1)第一次飛躍: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第二次飛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用理性認識指導實踐)。
10.社會意識
屬于意識形態范圍的思想體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哲學和絕大部分社會科學,它們是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經濟基礎并為之服務,在階級社會里具有一定階級性。
11.生產力和生產力系統
(1)獨立的實體性因素,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2)運籌性的綜合因素,包括分工協作、經濟管理、預測決策等。
(3)滲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學。
(4)準備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12.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
價值制約著價格,價格以價值為基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13.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規律
(1)提高絕對剩余價值的方法: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
(2)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為條件的。
(3)超額剩余價值:指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資本家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更多的超額剩余價值。
14.單個資本的循環和周轉
單個產業資本在其現實循環運動過程中,依次經過三個階段,即購買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與這三個階段相適應,產業資本依次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
15.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1)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關鍵)是勞動力成為商品。
(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3)剩余價值就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4)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價值量的變化,叫不變資本(c)。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的價值,叫可變資本(v)。
16.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具有歷史進步性和階級局限性。
(2)利己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
17.壟斷組織形式
20世紀上半期,較為重要的壟斷組織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1)卡特爾,即通過生產或經營同類產品的一些大型壟斷企業之間較穩定的壟斷協議形成的、在生產或流通的某個或某些環節實行壟斷的組織形式。
(2)辛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產上是獨立的大壟斷企業在流通環節上統一起來,進行壟斷經營的組織形式。
(3)托拉斯,即壟斷了某種商品生產和經營全過程的獨立的大型壟斷企業。
(4)康采恩,即由一兩個特大型壟斷企業為核心,聯合了各方面各領域一大批企業所形成的超大型壟斷集團。
18.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1)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莫爾《烏托邦》和康帕內拉《太陽城》。
(2)19世紀初期歐洲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3)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2月發表《***宣言》,這是社會主義思想史上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它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開面世。
19.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新型的革命政黨
(1)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2)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黨。
(3)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4)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
(5)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團結統一的黨。
20.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1)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
(2)實行社會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則。
(3)勞動不再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同時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
21.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
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為社會主義社會,第二階段或高級階段為共產主義社會。
40天能把馬克思主義學會考試嗎
可以。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進行學習規劃,是可以的。
無論是毛概還是馬克思概論還是中國近代史,這些都屬于自考本科中的必考的科目,想要讓這些科目及格,只有一個辦法,背,背,背。當然,硬背太麻煩了,背也是有技巧的。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買一套教材,去做真題,效率會高很多。
自考教材馬克思?
今天教務老師給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馬克思的相關問題解答,還有免費的自考歷年真題及自考復習重點資料下載哦,以下是全國我們為自考生們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對你考試有幫助!
18年版本的自考馬克思書本和15年版本的相差大嗎?差別是不大,問題是如果剛好考到了有差別的地方,而你又考了58分,那不是很。。。
2019年將有33門自考科目啟用新教材!這其中還包括了近代史、馬克思、大學語文等必考的公共課教材。
教材購買一般有3個渠道:
①線下書店:前往當地綜合類書店或考試專用書店進行購買
②網上購買會較實惠,比如淘寶當當、亞馬遜、孔夫子等購物網站,根據所報課程代碼或者課程名稱去搜索,雖然可能會書籍不全,但可以買到打折書。
因為專業計劃的科目很多,一些考生考慮到網上購買全套教材會有一定的折扣力度,比單獨購買劃算得多,所以會一次性全部購齊。其實我是不建議大家這么做的,如果你遇到以下幾點,書就白買了:
①考完全部課程一般需要2-3年的時間,甚至會更久。在這個過程中,教材很有可能會面臨改版,因此買教材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是最新版本的教材,避免買到舊版的教材,以免耽誤學習,也浪費錢財。
②每個專業都至少有12、13門課程,一次性買齊全部教材,堆在小課桌上,無形會為你增添壓力,看完一本買一本,會更有成就感。
③不少自考生考了一半試覺得畢業遙遙無期或者自己能力不足棄考了,還有的考生覺得自己更加適合另一個專業,轉專業考試了,此前購買的全套教材也都沒有用武之地了。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關于印發《2019年4月全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安排及教材目錄》的通知
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因:
1、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具備一定的經濟政治科學的條件下產生的,是從人類哲學思想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傳統的批判繼承與創造性的發展。
2、從哲學的研究對象來看,以往的哲學總是企圖在科學之上創造一個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想窮盡一切知識,因而不然有許多不科學的成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地解決了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明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普遍本質與普遍規律是哲學的研究對象。
3、從內容上來看,以往的哲學,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分離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往的哲學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但是在歷史觀上是唯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高度統一起來。
4、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不自封為最終完整的知識體系,而把自己看做是一門創造性的科學,他隨著實踐與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
擴展資料:
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哲的建構原則。
馬哲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對象、現實、感性當做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了以實踐為核心和基礎的嶄新形態的現代唯物主義。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機制。實踐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主義的銳利武器,而且是同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并由此終結了傳統哲學。
馬哲同時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聯系,以強烈的歷史感和責任感,嚴格依據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及時修正某些被實踐證明業已陳舊的個別觀點和結論,以保持和發展自己學說的科學性、真理性。
同時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馬克思主義的和其他的辯證觀點和理論,進行毫不含糊的批判與斗爭,指導現實以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種錯誤的批判和斗爭中豐富和發展自己。
馬哲是開放的理論體系,不僅要吐故還要納新。馬哲的理論活力來自實踐。是對以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的批判繼承,隨著發展會不斷總結新經驗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內容及其相應理論形式。
馬哲是不斷發展的,把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發展的學說,使之永遠同實踐和科學的發展相一致,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絕對化和僵化的傾向。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馬克思主義哲學
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嗎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嗎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還是自考。
自考馬克思怎么背網上下載歷年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允許,都寫上去即可。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的學說。學說的范圍包括政治、哲學、經濟、社會等廣泛的領域。是在批判繼承人類歷史上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
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資料名詞解釋部分(4)
1.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它是研究社會生產關系體系及其發展規律性的科學。
1.2、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1.3、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于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1.4、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1.5、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1.6、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1.7、生產力: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系。
1.8、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又稱經濟關系。生產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
1.9、生產關系體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建立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方面的經濟關系的總和。
1.10、社會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1.11、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
1.12、生產資料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人們在占有生產資料方面所形成的關系,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1.13、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形態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1.14、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并與它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
2.1、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
2.2、商品生產: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
2.3、商品交換:是商品的相互讓渡或買賣。
2.4、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
2.5、社會分工:是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
2.6、使用價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體現了商品的自然屬性。
2.7、價值:是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它體現了商品的社會屬性。
2.8、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2.9、抽象勞動: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2.10、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11、個別勞動時間:是生產某種商品的各個商品生產者各自花費的勞動時間。
2.12、社會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
2.13、個別價值: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價值量。
2.14、勞動熟練程度:是指勞動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勞動技術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勞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勞動消耗的程度。
2.16、簡單勞動:是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
2.17、復雜勞動:是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
2.18、勞動生產率:指勞動的生產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時間來表示。
2.19、社會勞動:是指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提供給社會的,構成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其勞動具有社會性質。
2.20、私人勞動:是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進行的,其勞動具有私人性質。
2.21、價值形式: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
2.22、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23、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24、價格標準: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及其等分。
2.25、貨幣流通:是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
2.26、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2.27、貨幣流通規律: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律。
2.28、鑄幣:是由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面額價值的金屬貨幣。
2.29、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代表貴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2.30、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量超過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現象。
2.31、價值規律:是商品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規律。
2.32、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
2.33、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種方式,它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2.34、市場機制: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競爭等要素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各自發揮功能,又共同發揮功能的有機聯系。
2.35、價格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變動與供求關系變動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6、供求機制:是商品的供求關系與價格、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系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7、競爭機制:是市場競爭與價格、供求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系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8、市場調節:是指市場機制的調節,即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最終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
3.1、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體中,在進行生產勞動時運用的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
3.2、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
3.3、價值形成過程:價值形成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過程。
3.4、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就是工人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
3.5、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而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部分,它直接體現著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
3.6、必要勞動時間:是雇傭工人用于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
3.7、剩余勞動時間:是雇傭工人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
3.8、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或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體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
3.9、不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
3.10、可變資本: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價值增殖。
3.11、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其公式為m‘=m/v.
3.12、絕對剩余價值:是在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鞏固試題及答案
1、社會形態是()
A、社會存在各個方面的統一
B、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統一
C、國體和政體的統一
D、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總和
參考答案:D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被稱為社會基本矛盾,()
A、是因為它們貫穿整個人類社會的始終B、它們互相配合
C、它們相互滲透D、它們互相決定
參考答案:A
3、社會發展動力系統的主體是()
A、社會主要矛盾
B、人民群眾
C、科學家
D、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確定
參考答案:B
4、社會發展動力系統的作用機制的基礎是()
A、社會根本性質B、社會物質基礎
C、社會基本矛盾D、社會存在
參考答案:C
5、社會基本矛盾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A、經濟基礎B、生產關系C、生產力D、上層建筑
參考答案:C
6、有關"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作用機制"是()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B、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C、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是一個辯證過程
D、生產關系是形式,生產力是內容
E、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基本適合――基本不適合――基本適合
參考答案:ABCDE
7、有關"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規律"作用機制的是()
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B、上層建筑反作用經濟基礎
C、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是一個辯證過程
D、經濟基礎是形式,上層建筑是內容
E、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基本適合――基本不適合――基本適合
參考答案:ABCE
8、構成社會基本矛盾的因素有()
A、生產力B、生產關系(經濟基礎)
C、意識形態D、上層建筑E、政治
參考答案:ABD
9、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因為()
A、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先進生產力的創造者
B、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
C、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和制度創新的決定力量
D、人民群眾基礎強大
E、人民群眾運動活躍
參考答案:ABC
10、下面屬于"群眾觀點"的是()
A、相信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
D、把人群眾當作英雄E、向人民群眾學習
參考答案:ABCE
11、辯證法所說的`否定是指在事物發展中()
A、簡單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
B、對舊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要對舊事物采取全盤否定、拋棄的態度
D、要對一切現存事物都特懷疑的態度
參考答案:B
12、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
A、事物發展變化的形式或狀態
B、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D、事物發展的各種趨勢或趨向
參考答案:B
13、下列現象符合辯證否定的是()
A、砍伐樹木B、碾碎谷種
C、花朵開放時花蕾消失D、洪水沖毀莊稼
參考答案:C
14、我國漢朝董仲舒說:"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這是()
A、唯物論觀點B、唯心論觀點
C、辯證法觀點D、形而上學觀點
參考答案:D
15、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
參考答案:B
16、同質的事物也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的依據是事物的()
A、度B、屬性C、量D、特殊矛盾
參考答案:C
17、正確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必須學會:()
A、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B、在現實中把握問題,在問題中把握現實
C、在現存中把握未來,在未來中把握現存
D、在理論中把握實踐,在實踐中把握理論
參考答案:A
18、科學研究證明,地球上的核反應、元素蛻變等現象與宇宙天體物理活動存在共同規律,這說明這兩種現象之間具有()
A、間接的聯系B、內在的聯系C、偶然的聯系
D、本質的聯系E、外部的聯系
參考答案:BD
19、辯證的否定是()
A、外力作用的結果
B、事物內部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
C、事物內部肯定方面戰勝否定方面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絕對的否定
參考答案:BD
20、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因為()
A、生產方式是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標志
B、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社會運動的物質承擔者
C、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
D、生產方式的變化決定著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和社會形態的更替
E、生產方式決定自然界的變遷
參考答案:ABCD
好了,今天關于備考2024自考馬克思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對備考2024自考馬克思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希望這個話題備考2024自考馬克思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