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醫科大關于專升本 2023貴州醫科大專升本分數線預估?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為什么貴州醫科大學專升本的護理專業大三是去醫院
- 2023貴州醫科大專升本分數線預估
- 貴陽專升本的醫學院有哪些
- 貴州醫科大學的實力怎么樣
- 什么專業可以升貴州醫科大學
一、為什么貴州醫科大學專升本的護理專業大三是去醫院
答:貴州醫科大學專升本的護理專業大三去醫院的原因是到醫院進行護理實踐,通過醫院的臨床護理實踐來加強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2023貴州醫科大專升本分數線預估
1、一、文史類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36分。
2、二、理工類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83分。
3、三、藝術類(文)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14分。
4、四、藝術類(理)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66分。
5、五、體育類(文)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09分。
6、六、體育類(理)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66分。
三、貴陽專升本的醫學院有哪些
貴州醫科大學(貴陽醫學院)2015年掛牌升成醫科大。大三下專升本黨剛到貴醫學習半學期感覺帶課老師上課都非常負責學識也都十分淵博期末考試抓的也嚴由于專科時期就入了學生會所以現在比較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沒有加什么社團平時也就三點一線新校區很好老校區的條件就比之一般了嗯雖然仍有不足但是我很喜歡貴醫
四、貴州醫科大學的實力怎么樣
貴州醫科大學(GuizhouMedicalUniversity,GMU),簡稱貴醫大,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貴州省屬重點高等院校,貴州省唯一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貴州醫科大學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國立貴陽醫學院。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成為省屬重點大學,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2個校區,占地面積1868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圖書館藏書181.35萬冊,電子圖書43萬冊;設有20個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學校及附院在職在崗職工4854人,在校全日制學生20589人,其中本科生18439人,研究生1914人,留學生236人。
國立貴陽醫學院時期老照片國立貴陽醫學院時期老照片國立貴陽醫學院時期老照片5張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侵略軍攻占華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繼失守,淪陷區學生紛紛失學,流離失所。其中相當一部分流亡至戰略后方西南地區,當時教育部一方面為給流亡醫學生提供繼續就學機會,另一方面為奠定西南地區醫學教育基礎,決定在貴州省貴陽市建立國立貴陽醫學院。
1937年12月31日,教育部聘李宗恩、朱章賡、楊崇瑞等教授為籌備委員,并任命李宗恩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38年1月1日,籌委會在漢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張志韓和杭立武二人為籌備委員。
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長調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為國立貴陽醫學院院長。此時的貴陽醫學院為全國僅有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
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學校廣大師生職工歡慶解放。11月25日,市軍管會文教接管部派衛生處樊茂萱為軍代表、張祖良為軍事聯絡員,接管貴陽醫學院。
1950年2月3日,市軍管會文教接管部命令將貴陽醫學院劃歸文教接管部直接管理。
1950年12月24日起,取消“國立”兩字,正式更名“貴陽醫學院”,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貴州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11張
文革十年,學校廣大教師和醫護人員,繼續堅持救死護傷,防病治病,送醫送藥,積極開展巡回醫療。制訂教學計劃,保證教學質量。舉辦醫學專科進修班,開辦金沙和織金分院。
1971年,學校成立“貴州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隨即舉辦腫瘤普查學習班。
1978年,全國恢復招收研究生,學校招收了第一批碩士研究生。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醫學生物學、寄生蟲學、病理解剖學、內科學四個學科獲得碩士授予權。同年,8位畢業生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1985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獲得“免試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學位”的單位。
1997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的授權單位。
2003年9月,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為“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是全省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5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6年,學校被遴選為貴州省屬重點建設高等院校之一。
2012年,學校獲得“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單位”項目,并成為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2015年3月,學校整合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6月16日,貴陽醫學院正式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
2016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貴州醫科大學簽署備忘錄,對口幫扶貴州醫科大學。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2017年12月,學校成為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第二批試點院校。
2019年2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截至2018年6月,學校設有20個教學單位,8所直屬附屬醫院、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5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教育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等七大學科門類。
直屬附屬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烏當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貴州省口腔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遵義醫院
貴州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14張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及附院在職在崗職工4854人,具有博士學位39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1603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二層次專家3人、“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十層次人才2人、“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10人、貴州省核心專家7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學校柔性引進知名專家學者、院士、諾獎得主26人擔任客座教授。
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程明亮、管志忠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二層次專家:程明亮、何志旭、李潔琪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程明亮、王季石、何志旭、孫誠誼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程明亮、何志旭、王永林、杜鵑
國家級教學團隊:醫學檢驗教學團隊(2009年,楊國珍)
貴州省級教學名師:包懷恩、張維元、梁文妹、張國忠、李建華、左麗、方穎、張愛華、鞠鐵梅、郭兵、官志忠、于燕妮、楊勤、楊成蘭
貴州省級教學團隊: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2009年,郭兵)、免疫學教學團隊(2010年,左麗)、藥劑學教學團隊(2011年,王永林)、人體寄生蟲學教學團隊(2012年,吳家紅)、內科學教學團隊(2012年,方穎)
北校區校園風光北校區校園風光北校區校園風光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貴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獲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國家級2項,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貴州省級3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各4個,貴州省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貴州省級高等學校示范性本科專業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貴州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8個;貴州省級精品課程17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藥學、臨床醫學
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臨床醫學專業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公共衛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貴州省人民醫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貴州省示范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麻醉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學、口腔醫學、醫院影像學、護理學
貴州省特色專業:藥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口腔醫學
貴州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醫事法律、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
貴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公共衛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生物技術實訓中心、臨床檢驗診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民族藥與中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貴州省人才基地:貴州省中藥民族藥工程技術研究人才基地、貴州省外科人才基地、貴州省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基地、貴州省地方性與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貴州省人體組織工程及干細胞技術研發人才基地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單位立項時間
1人體寄生蟲學陳艷基礎醫學院2003年
2醫學微生物學陳崢宏基礎醫學院2004年
3病理學于燕妮臨床醫學院2004年
4環境衛生學韋艷公共衛生學院2004年
5臨床免疫學及免疫檢驗王豫萍醫學檢驗系2004年
根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在近三屆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5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
項目名稱獲獎人獲獎名稱、等級、時間
實用性創新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與實踐張愛華貴州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13年
改革與創新,建設醫學檢驗特色專業的實踐楊國珍貴州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08年
貴陽醫學院生命科學館的建立與應用包懷恩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
深化教學改革,走發展特色的辦學強院之路包懷恩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
貴州省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張錦明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貴州省一流建設學科4個,貴州省級特色重點學科5個,貴州省級重點學科(含培育)9個,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建設專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其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涵蓋10個二級學科),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涵蓋17個專業學位領域),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涵蓋56個二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
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建設專科:重癥醫學科學、急診醫學科學、皮膚性病科學、普通外科學
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二級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劑學、衛生毒理學)
貴州省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劑學、衛生毒理學、病原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口腔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培育)
貴州省臨床重點學科:肝膽外科、神經外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科、血液科
貴州省臨床重點專科:內分泌代謝科、重癥醫學科、皮膚性病學科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碩士、體育、應用心理、護理、藥學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平臺3個,省部級平臺27個,包括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貴州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等,各級科研創新團隊34個,學校是國家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和國家級藥物臨床實驗機構。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細胞工程生物醫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化學藥仿創技術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細胞工程生物醫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西南中藥民族藥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方病與少數民族性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污染與疾病監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
貴州省重點實驗室:貴州省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藥物制劑重點實驗室、貴州省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工程技術中心:貴州省實驗動物工程技術中心、貴州省干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干細胞應用技術工程實驗室
貴州省工程實驗室:貴州省中藥民族藥開發應用工程實驗室、貴州省化學藥物開發應用工程實驗室
貴州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州省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實驗室:貴州省高等學校重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及藥物防治特色重點實驗室、貴州省高等學校病原生物學特色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高等學校工程中心:貴州省高等學校生殖醫學檢驗工程中心、貴州省高等學校現代法醫司法鑒定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高等學校藥物化學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省高等學校產學研基地:貴州省高等學校現代法醫學技術社會服務公共平臺的構建產學研基地、貴州省高等學校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產學研基地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現代藥物研究開發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健康大數據2011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地方病及民族區域性疾病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資源優效利用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衛生發展研究院、貴州省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認知功能障礙分子機制及臨床研究創新團隊
教育部財政部科研創新團隊:中藥民族藥研究開發創新團隊
貴州省級科技人才團隊:貴州省肝病防治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中藥開發應用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肝胰疾病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干細胞技術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環境毒理與應用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腦卒中的臨床篩查與診治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血液病診療與造血干細胞移植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重大常見疾病機制及藥物防治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高血壓性顱內出血微創診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高等學校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與干細胞應用基礎研究科研創新團隊、貴州省樹突狀細胞基礎與應用開發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缺血性腦血管病防控、救治及康復模式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特色天然藥物資源活性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靶向藥物研究與開發創新團隊
2011-2017年,學校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貴州省科技一等獎4項、二等獎14項;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27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79項。學校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成績突出。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肺癌精準放射治療關鍵技術研究與臨床應用》(2017年,參與完成)
根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貴州醫科大學圖書館館藏重點以醫藥衛生類資源為主,有各類文獻2307567冊,其中,中外文紙質文獻1876060冊(中外文圖書1722440冊,中外文期刊153620冊)、中文電子圖書430000冊,外文電子圖書1505種,機讀資料1002盒(張);有正式數字資源12種,其中中文數據庫6種,包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CNKI中國知網、維普資訊、超星移動圖書館、人大復印期刊、北大法寶數據庫;外文數據庫6種,包含EBSCO、OVID-Lww、WileyBlackwell、ElsevierSD、OUP數據庫數據庫、憂閱外文電子書。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摘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數據庫、中華首席醫學網等收錄。
學報獲得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系統優秀學報二等獎、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獲CUJA綜合數據質量一等獎、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貴州省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貴州省第二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等。主要欄目有特約專論、專題研究、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教學法研究、技術與方法、護理學研究、獲獎工作綜述和病例報道等。
2013年,學校啟動留學生教育。2017年,學校成為第二批通過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的院校。
截至2018年6月,學校與貴陽市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與信邦集團、益佰制藥、威門制藥等企業開展合作。學校與蘇州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先后與英、美、荷、日、韓、泰、柬及臺灣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學生培養、教師交流及科研合作關系,建立了中美、中英聯合實驗室,是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貴州省“平安留學”行前教育基地。
貴州醫科大學校名中文標準字體是選用繁寫的毛主席的行書字體。中文名簡稱“貴醫”;英文名“GUIZHOUMEDICALUNIVERSITY”的標準字體是AdobeHebrew-Bold字體。
貴州醫科大學校徽外形為圓形,象征著團結和凝聚。
上方貴州醫科大學校名選用繁寫的毛主席的行書字體,下襯以相交的橄欖枝,以表達現代氣息和尊重人民領袖的感情。
校徽中央的三角形圖案是沿用國立貴陽醫學院老校徽適當修改而成(內有一杖,上繞一蛇,杖上端兩側有翼。
此標幟系由古希臘諸神使者Mercury手中所持之Caduceus手蛇化而來。Mercury為諸神使者,又為驅病托夢之神,Caduceus自古為醫道之標幟,而蛇之化成為一種超自然力量之象征,眾謂可以驅除百病,亦為時甚早。杖上之雙翼,所以表示其傳達神意之速度),“1938”字樣為學校建校時間,力圖反映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傳承。
下方環行采用單色,既使整體渾然一致,又鮮明地顯示出學校歷史和現代的高度統一和一脈相承。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長與高之比為3∶2。旗面為白色,中央印有藍色毛體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校訓釋義:惟能對自己忠實,乃能言治事治學;欲建設合於中國內地政治經濟情形之公醫制度,尤須具有服務人群的精神。
歷史教訓,固應重視;但我國千余年來擬古之惡習,實應糾正。建設新中國,仍應以現在及未來之社會趨勢為準則。
治學者、行醫者首先要自己做到誠實,才能做到忠于人民和大眾,只有尊重歷史不忘記過去,才能面向未來,開辟未來。
貴州醫科大學校歌沿用創作于1940年丁曉先作詞、應尚能作曲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校歌》我武維揚,國勢方張,吾校應運,設于貴陽,發揚民族文化,樹立科學信仰,適應時代需要,責任在吾黨,推行公醫制度,保障邊民健康,適應地方需要,責任在吾黨,敦勵學行,以誠為寶,服務人群忠實尚展思將來敬,念既往,諄諄校訓,毋忘!毋忘!
歷任黨委書記解彭年(1956-1957)歷任校長李宗恩(1938-1947)
王震江(1957-1960)王季午(代,1947)
張植范(1960-1965)朱樊根(1947-1968)
陳遠吉(1965-1971)高尚義(1978-1982)
葛正達(1972-1973)張美祥(1982-1986)
具體專業最低分平均分錄取批次
貴州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本科)
貴州醫科大學屬于二本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省屬重點高等院校,成立于1938年,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于教育部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現為貴州省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全省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醫學檢驗專業是一個比較新型的醫學專業,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社會相當需要醫學檢驗方面的人才,無論是臨床檢驗還是衛生檢驗都急需這樣的人才
學校比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每個人特長的發展,環境優美,教學條件優質,有時會開展與專業相關的一些比賽,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寢室容易停水。
藥學專業就業前景較好,幾乎百分百的就業率,畢業之后可以在醫院、藥店、藥廠、科研機構、藥檢所、藥監局、等地方工作,師資力量雄厚,大多教師都是碩士以上的學歷,
五、什么專業可以升貴州醫科大學
1、2021年貴州醫科大學專升本招生計劃1090人,本科招生專業有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口腔醫學、藥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等等。
2、我校招生專業只招收對口專業考生(臨床醫學類專業,高職/專科層次畢業專業名稱須與本科招生專業名稱一致)。畢業專業與招生專業不對口的考生,我校不予通過資格審查。
3、錄取原則:文化考試與專業考試均合格的考生,按照文化考試成績與專業考試成績之和,分專業計劃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文化考試成績與專業考試成績之和同分情況下,按文化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若文化考試成績再相同,按數學(語文)成績從高到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