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升學習(孩子家長要求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老師應該怎么辦)?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家長如何督促初中孩子學習
- 怎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 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們應該怎么做
- 學習成績和家境有關嗎
- 孩子家長要求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老師應該怎么辦
一、家長如何督促初中孩子學習
首先得培養孩子有個良好的獨立學習的學習習慣,遇到困難不退縮,敢于面對困難,獨立思考!其次,課堂的效率很關鍵,大部分的知識點一定要在課堂中消化,回來的任務就是完成作業,查漏補缺!再者,每門科目一定要有一本獨立的錯題集,每次作業考試中出現的錯題全部整理到錯題集中,每次考前一個看課本,一個就是看這個錯題集,不要盲目的題海戰術!最后,我認為一個好的學習心態尤為重要,初中階段孩子處于一個身心快速發展的一個過程中,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最好讓孩子養成鍛煉身體或者有個興趣愛好,有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以上只是個人這么多年來的個人心得!僅供參考,謝謝!
二、怎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關于如何讓孩子學習進步的話題,下面從三個方面談一下個人體會吧;一、家長敢于擔當責任;孩子學習成縝來自思想認識,學習態度,心情變化直到努力的成度,成績結果,家長是孩子心靈成長的一把金鑰匙,老師是傳授知識的精典讀書館;由此可見孩子學習進步家長要擔當主要責任,老師第二;因為除了個別反應靈敏的孩子外,一個老師同樣教,怎么會出現兩個結果呢?基本都是由心態差異,努力不夠而導致的,家長是培養和掌握自已娃心態的發源地;二、從基礎抓起;做小樹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用最低級的生活與環境和比較高的優越環境做對比和體驗,在艱苦與優美中生心起念,意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才能享受美好環境的到來,通過長期引導,勸解,一旦有機會和孩子同吃,同住,同交流,用動聽的故事啟發孩子,從心靈上加力,把孩子的心和大人系在同一個時針上,千萬別讓跑毛,脫離園心點,修復難難;這就需要家長投入耐心,信心,而拿出具體的章程,拿出時間和精力無微不止的認真持續關愛;在物質上全力支持,但要正確把握:適而為點,克扣不成,嬌養更不行,都會使心態走偏;不要打,不要罵,不要惡恨,不能強制施教,讓孩子在默化中順境,快樂,自然優化心靈,樹起興趣,自然追求天天向上,樂于報喜,循環鼓勵,互愛互動,使兩方在家庭親密,在思想上達到高度共鳴!三、具體對待;找到孩子的弱差、個性特點和愛好方式,克制自已,鼓勵孩子,經常把握外界因素的影響,牢牢抓住改善心里狀態不放松;根據孩子文理特長,缺失短板,與老師常勾通,密配合,找到差點,靈活施教,若有條件最好請一位優質并有經驗的輔導老師,閑余點解,指導學習方法,掌握方法是傳導的關鍵所在,給予經常補課指導;讓孩子在心態輕松中學習,慰悅中互動,快樂中加油,指導中長進,這樣一定能取得突破,拿得好成縝。
三、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們應該怎么做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現在,中國正處于抗疫情關鍵階段。依據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和淮安區教體局文件精神,統一進行網上授課,停學不停課。我認為家長主要做好以下幾點:(1)、提醒小孩做好課前準備。每一節課前拿出相應的書、本、文具用品。(2)、提醒小孩課堂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對老師講的重點要記錄,不懂要問。積極回答老師問題。(3)、提醒小孩按時完成老師布置作業并檢查,及時提交作業。(4)、監督小孩不玩手機、電腦游戲,以防上癮,影響學習。(5)、做好安全上報。以上是一些個人看法,或許不全面。
四、學習成績和家境有關嗎
學習成績與家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并不是每個人智力系數都相等的。一般智力系數在85——110屬于正常,120——140的人屬于高智商,超過140的屬于(超常)的天才型智商(僅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三)。
智商(智力)最主要是遺傳的,但后天的教育(環境)起著關鍵作用。
一,環境造就人。環境包括家庭教育環境和學校教育環境。家庭教育環境包括父母的學歷層次,“三觀”的取向,家庭成員的和睦關系等內容。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價值取向更明確,信心更堅定,學習動機更清晰。
1、就正常智力人來說,(85——110),如果以2分為一個臺階,85到110分有12個半臺階。也就是說要提高智力系數25分談何容易的事。也許一年能上幾個臺階,也許一年一個臺階都上不了,如果沒有家庭投入,85分的智商人群,可能讀到高中畢業就止步了學業。智商系數高一些的人群,能上普通一本就算好的了。
2、在我國有一龐大的為孩子投入的群體——公務員、教育、文化、體育、衛生、藝術的群體。這個階層工作的父母是最不惜精力、財力的投入,他們本身就是獲利者,他們懂得“百年樹人”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綜合性人才,教育必須先行,即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在這個群體中投入是最大的。有投入就有產出,這個群體中的孩子走上社會后能找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公務員、教師、學者、文體衛)等。不管你信不信,這都是事實。舉例說,體育明星王楠女兒還夠不著球臺,王楠就開始嚴格要求,科學訓練孩子,孩子大了,在這方面其他人是無法比的;言傳身教,很有影響力,宋祖英、譚晶、韓紅等父母都是藝術界的,耳聞目睹,為她們成就明星(歌唱家)奠定了基礎。
3、孩子是可塑的,最關鍵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重視程度如何,樹立孩子自信心是重(Https://WWW.kengniao.com)要的,學習意志、品格、韌性是關鍵。生物學家童第周中學時成績不及格校長要開除他,是父親向校長求情再試讀一年;數學家華羅庚中學數學考試不及格呢。
二,高智商群體(120——140)在這個群體中的孩子,他們天資過人,但作為一個群體,競爭激烈,不投入,還是有淘汰可能,如王安石的“傷腫永”一文就是很好的教科書,說明了聰明也能變成平庸。一般來說,只要家庭重視培養,考上985/211或雙一流大學是不成問題的。
三,千分之三的天才型智商。雖然天資絕頂,但是,天才仍然是來自勤奮啊!相對來說,家庭投入要少多了,只要“三觀”正確,他們乃是國寶級人才。
這個群體的人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1、敏銳的觀察力;2、超常的記憶力,真是“一目十行,行行不忘”的本領;3、豐富的想象力;4、奇特的發散思維、抽象思維方式;腦、眼、手,協調能力一致性強;5、超強的學習意志、品質、韌性;6、愛思考,愛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強;7、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理解能力強;不會被困難所嚇倒的品質。
總之,學習成績與家境有著極大關系,良好的家庭環境是成才的不可缺少的動因。
五、孩子家長要求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老師應該怎么辦
1、這就直奔主題:中、小學生作業減負。也是今年社會的一大焦點問題。
2、既然教育方針是“應試教育”,談及減負,很尷尬。
3、昨天,無意看到云南省教育廳對全省問卷調查,涉及“減負”一案,得出的結論是:
4、昆明市區、省內名校、民族自制治州市(比如臧族自治區域,存在雙語課程),是存在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各方面的壓力、竟爭所致;二、三線城市及鄉村學校,基本達不到“負擔”一說,再減,統考時,老師怎么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指標?學生升學能竟爭上去么?多數家長不愿意減負!!
5、小編身邊有一案例:一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差勁了(期中、期末考試,考六十分上下是常事),家長訴苦到悲催,無奈,志愿每月繳二千余元以敷家教:下午放學后,超直送到老師家里,補課2小時。不是老師課外撈油水,而是幾個家長特聘的家教老師!
6、減負,似乎應據實情:發達的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有別,民校與普校有別,城、鄉有別,——尤其邊遠山區,還一味吵著減負,最終,吃啞巴虧的是學生:城鄉差別會變得更大。
7、最后呼吁:嚴查,嚴厲把關:課堂忽略重點,從而為課外補習提供市場!這才是“減負”的“度”與重點。我兒子所就讀那小學,憑一路默察以斷言:課堂忽略重點這問題,基本不存在。很感恩老師們默默的付出!但其余小學,或多或少,是存在這貓膩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