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歲的孩子培養哪些 專家解答3-6歲兒童教育應該注重哪些能力的培養教育資訊網-教育行業資訊百科大全?
對應是把相關的事物進行配合。從3歲開始,兒童就需要獲得適合其年齡和發展水平的專門的性教育。此時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別認識”,讓孩子形成性別觀念。此時,也是培養孩子隱私意識和界限感的最佳時段。所以,預防兒童性侵是性教育的重要一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初具自我保護意識,因此需要家長為孩子強化識別性侵信號,把孩子可能遭受侵害的幾率降到最低。只有全面了解了這些性知識,孩子們才能健康、平安地成長。

3-6歲兒童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也是教育的關鍵點,人的很多性情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初步定型了。
所以在 這個時期,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引導尤為重要。
今天,給大家普及8條黃金法則,希望能對您在這一階段中的教育有所幫助。
黃金法則一:不要煩幼兒“多話”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展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應為孩子確立正確的說話典范,更要全心全意地做他們的積極傾聽者。
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是很具有傷害性的做法。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多制造些愉快氣氛,比說:“原來這樣呀!真有趣。”并注意著他們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
黃金法則二: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正常的
了解有關孩子心理發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當孩子自言自語時,父母不要急于打斷或者要求孩子“別嘟嘟囔囔”,而要琢磨他們的話,要注意對孩子的不解、疑惑給予一定的啟發;當孩子能獨立戰勝困難時,還要給予鼓勵,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向內部語言發展,學會獨立思維創設。
黃金法則三:注重孩子的音樂教育
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尤其在彈奏樂器時,需要孩子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覺器官,發展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創造力。
鼓勵孩子多在幼兒園參加歌唱活動、舞蹈、韻律活動、傾聽和欣賞活動等,還可以向幼兒園提議組織一些有趣的音樂游戲環節,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孩子在音樂的世界里發揮他們的才智。
黃金法則四:注重培養孩子的毅力和耐性
3-6歲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差等習慣。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可以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專門玩一種玩具,或者指定時間內和孩子玩一種游戲,還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和孩子進行各種游戲比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黃金法則五:讓孩子學會“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又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鍛煉孩子語言表達的好方法。
給孩子講故事時,先熟悉其中情節。講述故事時,語言盡量形象、生動,可以適當加些動作,一次講述內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興趣。
孩子自己講故事時,可以先讓孩子觀察圖畫,然后鼓勵他們把所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講給你聽。老師可以采取提問方式:“這幅畫上有些什么?”等。從易到難,多點耐心,給孩子做正確的示范,讓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講。
黃金法則六:玩游戲也是一種學習
游戲是孩子與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戲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和實驗的過程,在游戲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與外界的關系。孩子游戲過程,就是他們的身體、社會性、智慧及創造力等方面的成長過程。
玩游戲也不是瞎玩,可以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制定不同的游戲類別,比如開發孩子邏輯思維的數學游戲,發展孩子協調能力的平衡類游戲等。
黃金法則七:引導孩子進入科學環境
3-6歲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喜歡運動、游戲。正確科學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啟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并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黃金法則八:培養分類和應對的能力
分類是按一定標準將物品進行分組歸類,它是兒童掌握數、空間、規則等概念的基礎。對應是把相關的事物進行配合。這些活動為掌握數的概念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和活動,如讓孩子把蔬菜水果分類、每雙鞋的左右腳對應等,幫助幼兒學習掌握分類和對應概念,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3-6歲是孩子成長道路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家長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和同理心,讓孩子真的享受父母的陪伴。
什么階段該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從3歲開始,兒童就需要獲得適合其年齡和發展水平的專門的性教育。孩子不同年齡段,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1、3歲前:家庭性教育第一課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生的性教育課從寶寶一出生就要開始。父母如何對孩子表達愛,如何對待孩子的身體,夫妻間如何交流,都表現了父母對性和性教育的態度,都影響著他未來對待性的態度。
如果孩子從出生時就能得到足夠的愛撫和溫暖,就會產生安全感,容易與他人建立信任關系,從而獲得幸福感。
此時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別認識”,讓孩子形成性別觀念。
2、3~6歲:認識自己的身體
3歲后,兒童的神經生理逐漸發展和成熟,性探索活動也自然地開始出現,這是生命的本能。
在這個時期,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可以通過兒童身體繪本、人體器官掛圖、拼圖、視頻或人體模型等,告訴孩子每個器官的科學名稱和功能,讓他們從小了解、熱愛自己的身體。不要刻意跳過生殖器官,讓孩子從小把生殖器官看成身體自然且正常的組成部分,而非令人羞愧的、難以啟齒的。
此時,也是培養孩子隱私意識和界限感的最佳時段。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洗澡的時候,告訴孩子哪些是隱私部位,不能讓別人看和觸摸,也不要摸別人的。
3、6~8歲:識別性侵信號
網絡上曾經流行一句令無數家長心碎的話,給許多父母敲響了警鐘:
“你嫌性教育太早,可壞人不會嫌棄你孩子太小。”所以,預防兒童性侵是性教育的重要一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初具自我保護意識,因此需要家長為孩子強化識別性侵信號,把孩子可能遭受侵害的幾率降到最低。同時,父母還要告訴孩子即使最壞的事情發生,也不是孩子的錯,一定要勇敢尋求幫助,并讓孩子知道,發生任何事情,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幫助他。
4、9~12歲:為青春期做準備
女孩和男孩一般出現青春期首發征象的年齡分別為 10.5 歲和 11.5 歲。這個時期,家長要適當地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作為父母和老師,應提前兩年,就告訴他們身體和情緒將發生哪些變化,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害怕和手足無措。不隱晦,才是性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只有全面了解了這些性知識,孩子們才能健康、平安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