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 綱要試行標志著(中小學德育教育三維目標體系是?)教育資訊網-教育行業資訊百科大全?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只是要改變過去的那種“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但要倡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提出了目標要求,構成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在品德、才智、審美等方面的成長。
什么是自主?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傳統的體育教學強調的是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現在我們提倡自主學習,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只是要改變過去的那種“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但要倡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式。 (二)自主學習的要素 1.行為的主體 實現自主學習方式的主體當然是學生。傳統的課堂中,學生只是作為教師實施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教師是通過學生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因此,真正的課堂主體不是學生,學生的學習行為是被動的,無論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學生并不能改變這種教學方式。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堂教學,可以在很多方面體現自主學習方式,例如,學生可以有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選擇學習進度的權利,這些都是圍繞學生主體來考慮的,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權力、自由。中小學德育教育三維目標體系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提出了目標要求,構成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在品德、才智、審美等方面的成長。“知識與技能”是教學的目標核心、“過程與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操作系統,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是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它隨著其他“二維”的實現而實現,是在此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深層次開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一生而言意義就更加深遠,它突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