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意義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內容教育資訊網-教育行業資訊百科大全?
同時,國家工作人員應率先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意味著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意味如下:
第一、明確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
第二、強化支持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第三響應雙減,促進法是對雙減政策的積極回應,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的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文件精神。
第三、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孩子成長中最大多數問題都在家庭教育。在社會的一些事件中我們都能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強化家庭教育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預防違法犯罪的有效的措施。
第四、家庭教育對家庭幸福也特別重要,社會進入到了新時代,國家強調要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教育立法保障孩子健康成長對國家發展重大意義。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只有孩子健康成長,我們未來國家的發展才有人才。那么家庭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長的意義
家長在家庭教育當中所承擔的角色,也絕不僅僅是在家庭去承擔科任老師的任務,幫著孩子做做作業,守著孩子做題,又吼又叫精疲力盡并不能證明你的家庭教育好。
家長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價值觀、學習能力、上進心,自尊心。很多孩子學習差,心理有問題、往往都是這些因素導致的。
改變家庭成為學校課堂的延伸,家長成為學校教師的助力,讓家庭教育回歸本真。以德為先培養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在未成年人的品德培養上彰顯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促進法把從法律的角度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屬地位解放出來,讓大教育系統的子系統有序規范運轉,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合和共生,以保障大教育體系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內容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目的是為了傳承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關注家庭、家教和家風,增強家庭幸福感和社會和諧,以及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 該法律于2021年10月2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署主席令第九十八號公布,并自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3. 在立法過程中,家庭教育促進法草案三審稿于2021年10月19日提交給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草案三審稿強調,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避免過度學習負擔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4. 針對部分家長對未成年子女有過高的期望和過重的學習負擔,以及一些家長對未成年子女沉迷網絡行為疏于管教的情況,草案三審稿提出了法律響應。
5. 法律全文中,總則第一條明確了法律制定的目的,即傳承中華民族的家庭教育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增進家庭幸福感和社會和諧,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6. 第二條定義了家庭教育的范圍,包括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進行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
7. 第三條強調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8. 第四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責任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應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同時,國家工作人員應率先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