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初中升學率低,為什么現在農村初中的孩子刻苦學習的越來越少?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為什么現在農村初中的孩子刻苦學習的越來越少
- 不同初中升學率高低的原因
- 鄉鎮中學為何沒落
- 1987年中專錄取率
- 武漢初中升學率最低的學校
一、為什么現在農村初中的孩子刻苦學習的越來越少
1、不是現在農村初中的孩子刻苦學習的越來越少了,而是現在農村大多數孩子已經失去了刻苦學習的機會和能力。
2、社會在不斷發現,教育的形勢及形式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普遍沒有幼兒園,學前兒童上的是不用花錢的育紅班。(當時的大隊辦的學前教育。)接著進入小學學習。雖然那時的辦學條件并不好,但所有農村兒童基礎基本上比較一致,因而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學得會,跟得上,相互之間的差距比較小。成就了一大批成績優秀的兒童。
4、當下城市和農村部分文化素質較高且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不但重視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而且舍得資金投入,為孩子選擇優秀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甚至利用請家教,參加各類培訓班,以提高和強化兒童素質。
5、而大部分農村孩子,不但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只能上那些湊合型的幼兒園和教育質量較差的小學。
6、初幼階段的差異化教育,使學生成績優劣的分化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嚴格的學籍管理制度,成績差的學生很少有留級補習的機會。所以有不少小學畢業生只是達到了小學畢業年令而已,其成績離小學畢業要求相去甚遠。
7、這些學生到了初中,由于基礎較差,學起來越來越吃力。已經沒辦法跟上教學進度,基本喪失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和能力。這些孩子即使想刻苦學習也不知從何處下手了。部分學生干脆放棄了,于是就有了題主所說的上課睡覺,看小說,甚至玩手機現象。
8、農村初中大多班額較大,老師精力有限,再加上部分老師越來越佛系,不去下功夫管理。這種成績優劣分化越來越嚴重。肯努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少。
9、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并非易事。如果國家有足夠多的資金和人才投入到幼兒和小學教育,讓孩子們都能受到非差異化的教育,進入初中(本文來源:WWW.KEngnIAO.cOM)后實行比較合理的班額和比較科學的管理,絕大部分教職員工都能盡心盡力地工作,或許這類現象會有所改變。
二、不同初中升學率高低的原因
1、升學率是現在所有家長和老師最在乎的事情,但有升學率高的就會有有底的,原因一是孩子本身的學習態度,有的喜歡并且認真學習,有的就不喜歡學習。
2、二是學習氛圍,如果班級里得同學都很愛學習,學習氛圍好,就容易融入進去學習。
三、鄉鎮中學為何沒落
1、鄉鎮中學沒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鄉鎮中學的學生人數比以前大幅減少,導致日漸蕭條;二是鄉鎮中學教學成績遠遠落后于城市中學,因而萎靡不振。
2、首先,鄉鎮中學人數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有些學生轉到條件更好的城里中學;其二是農村由于男女失衡的原因,結婚人數下降明顯,農村生源日漸萎縮。
3、其次,鄉鎮中學教學成績大幅落后于城市中學的原因有三:一是農村學生缺乏家庭教育,有些父母在外打工,難以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孩子的學習沒有家長的督促監管,農村孩子多數不愿學習疏于學習;其二是轉到城里中學的學生多為優秀學生,優秀學生的流失自然導致整體教學成績的下降;三是因為鄉鎮中學的條件不如城里,導致部分優秀教師調走或辭職,更加阻礙鄉鎮中學的發展。
4、以上就是鄉鎮中學沒落的主要原因,從宏觀角度看,這也是城市化發展對于鄉村教育的影響所致。
四、1987年中專錄取率
當時全國初中生1000萬左右,1986~1992每年中專錄取人數20~30萬,比例在2%~3%左右錄取比例很低。
當時中專主要集中在四個大領域:工商財、農林水、師范和醫衛。彼時中專對農村學生吸引力尤其大(當時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約80%左右),主要原因有:
3.可以從農村戶口轉化為城市戶口
五、武漢初中升學率最低的學校
1、目前沒有明確公布過武漢市初中升學率最低的學校。
2、然而,考慮到初中生升學率與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素質有關,從某些教育評價指標來看,一些學校的學生升學率可能會較低。
3、例如,學校的師資力量、校園環境以及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成果。
4、因此,政府和學校都應該加強教育投入,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和綜合素質,從根本上提高初中生升學率。
5、建議對初中招生政策進行改革,減輕考試壓力,鼓勵多元化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和教育資源。